时间: 2025-05-04 00:5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26
偶随瓶锡绕丹霞,望入南湖野兴赊。
洞壑高低俱石骨,溪桥深浅只霜花。
赤城绝汉侵云直,绿玉澄潭映日斜。
言息松阴还送目,几声樵唱逐归鸦。
我偶尔跟随着瓶子和锡器,漫游于丹霞山,目光投向南湖,心中的野趣渐渐增加。
山谷的高低起伏皆是石头的骨骼,溪水和桥梁的深浅映衬着霜花。
赤城的山峰直插云霄,绿玉般的清潭映照着斜斜的阳光。
在松树的阴影下,我的目光仍然得以远眺,偶尔听到几声樵夫的歌唱,伴随着归巢的乌鸦。
作者介绍:释今鸷,明代僧人,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时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表现了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在动荡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状态。
《绕丹霞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偶随瓶锡绕丹霞”,一种轻松的游历感跃然纸上,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随性而自在的游山玩水的情境中。接下来的“望入南湖野兴赊”,则通过“野兴”二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然融合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丹霞山的自然风光,还折射出诗人的个性与情感。诗中提到的“洞壑高低俱石骨”,展现了山峦的雄伟与坚硬;而“溪桥深浅只霜花”则将细腻的自然景象与寒意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最后两句“言息松阴还送目,几声樵唱逐归鸦”,通过对声音和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低语和人们的生活气息,给整首诗增添了温暖的人情味。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归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丹霞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它不仅仅是山水的歌颂,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释今鸷
C. 杜甫
D. 白居易
“赤城绝汉”中的“赤城”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山峰
C. 一种颜色
D. 一种动物
诗中提到的“南湖”象征着:
A. 劳动
B. 宁静
C. 战争
D. 秋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