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5:38
映竹依松望最宜,如无似有乍开时。思量切比幽人语,不著工夫格自奇。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依偎在松树旁的美丽景象,最是合适。仿佛在不经意间,梅花悄然绽放。让我想起,幽人之间的对话,若没有用心的技巧,反而会显得格外奇特。
张镃,字伯猷,号幼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是张镃在观梅时的即兴创作,体现了他对梅花的欣赏和对自然的热爱。此时正值宋代,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们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与竹、松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开头的“映竹依松”便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竹子的清新与松树的挺拔相得益彰,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如无似有乍开时”点明梅花的开放,似乎是在一种无意之中,给人一种轻盈和出乎意料的美感。
在思考与幽人之间的“切比”时,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梅花的理解,强调了自然美与内心感受之间的密切联系。诗的最后一句“格自奇”更是强调了一种自然的奇特与精妙,表达了诗人在感受自然之美时的愉悦与惊叹。
整首诗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梅花、竹子与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的内心感受之间的和谐,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映竹”是指什么?
诗中描绘的梅花是如何开放的?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
对比张镃的诗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张镃更着重于梅花的独特之美,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中的生命气息和宁静的氛围。
以上是对《玉照堂观梅二十首》中这首诗的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