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时间: 2025-05-07 18:55:38

诗句

映竹依松望最宜,如无似有乍开时。

思量切比幽人语,不著工夫格自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5:38

原文展示:

映竹依松望最宜,如无似有乍开时。思量切比幽人语,不著工夫格自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依偎在松树旁的美丽景象,最是合适。仿佛在不经意间,梅花悄然绽放。让我想起,幽人之间的对话,若没有用心的技巧,反而会显得格外奇特。

注释:

  1. 映竹:映照的竹子,指竹子在光影中所显现的姿态。
  2. 依松:依靠在松树旁边,表现出一种和谐的关系。
  3. 乍开:突然开放,形容梅花在一瞬间绽放的美丽。
  4. 思量:思考、考虑。
  5. 切比:切实的比较。
  6. 幽人:指隐居的人,通常与清幽的环境相联系。
  7. 工夫:技巧、工艺。
  8. 格自奇:自然而然的奇特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伯猷,号幼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是张镃在观梅时的即兴创作,体现了他对梅花的欣赏和对自然的热爱。此时正值宋代,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们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抒发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与竹、松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开头的“映竹依松”便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竹子的清新与松树的挺拔相得益彰,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如无似有乍开时”点明梅花的开放,似乎是在一种无意之中,给人一种轻盈和出乎意料的美感。

在思考与幽人之间的“切比”时,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梅花的理解,强调了自然美与内心感受之间的密切联系。诗的最后一句“格自奇”更是强调了一种自然的奇特与精妙,表达了诗人在感受自然之美时的愉悦与惊叹。

整首诗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映竹依松望最宜:描绘竹子在松树旁的景象,传达出一种优雅的自然之美。
  2. 如无似有乍开时:梅花的开放仿佛是偶然的,给人一种惊喜和美感。
  3. 思量切比幽人语:思考与隐居之人之间的比较,强调深邃的思考。
  4. 不著工夫格自奇:强调自然的美在于其不刻意的奇特,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开放与幽人之语进行比较,暗示深意。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工整对仗,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竹子与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的内心感受之间的和谐,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表现出一种清新的气质。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传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代表着迎难而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映竹”是指什么?

    • A. 竹子映照在水中
    • B. 竹子依靠在松树旁
    • C. 竹子在月光下
    • D. 竹子与梅花相映
  2. 诗中描绘的梅花是如何开放的?

    • A. 稳定地开放
    • B. 突然开放
    • C. 缓慢开放
    • D. 并未开放
  3.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

    • A. 诗人自己
    • B. 隐居的人
    • C. 朋友
    • D. 画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对比张镃的诗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张镃更着重于梅花的独特之美,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中的生命气息和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镃研究》

以上是对《玉照堂观梅二十首》中这首诗的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筹笔驿 开元后乐 观猎 宫词 咏柳 凉州词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铁英 士字旁的字 美人计 曰字旁的字 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 斲鼻 革字旁的字 盗拐 枯蘖 割爱见遗 犬马之力 愚者千虑 豕字旁的字 包含绻的词语有哪些 升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