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泽居

《泽居》

时间: 2025-05-02 19:59:55

诗句

泽居仅足不求余,旷快真同纵壑鱼。

平日酷憎蝇附骥,暮年肯作鹤乘车?

齿摇但煮岷山芋,眼涩惟观胄监书。

此际自应还往绝,本无心与俗人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55

原文展示:

泽居仅足不求余,
旷快真同纵壑鱼。
平日酷憎蝇附骥,
暮年肯作鹤乘车?
齿摇但煮岷山芋,
眼涩惟观胄监书。
此际自应还往绝,
本无心与俗人疏。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片湿地生活,只求能有一双脚,不再向外求取其他的东西。
在这旷阔的天地中,自然就像那自由游弋的鱼。
平日里我极其厌恶那些附在骏马上的苍蝇,
而到了晚年,哪还会愿意做那乘鹤而行的呢?
我牙齿摇动,只是煮点岷山的芋头,
眼睛模糊,只能看看书中所写的内容。
此时此刻,我真应该回归到无欲无求的境地,
我本无意与世俗之人疏远。

注释:

  • 泽居:指在沼泽或湿地居住,象征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
  • :指优秀的马。
  • :象征长寿与高雅,通常与高人逸士相联系。
  • 岷山:岷山是中国四川省的一座山,芋头是其特产之一。
  • 胄监书:古代书籍的管理或书本,暗指知识或学问。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鹤乘车”暗示了高人或隐士的生活方式,鹤常与超脱尘世的理想相联系。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恶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妪。他在诗歌、散文、词、文论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初年的动荡与变迁,作品多反映民族情怀与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泽居》写于陆游晚年,其时他已从仕途上退隐,选择了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再认识。

诗歌鉴赏:

《泽居》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省的诗作,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他对自由和简单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他以“泽居”自称,表明自己在恬淡生活中的满足,接着通过“旷快真同纵壑鱼”描绘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在景象,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对“骥”和“鹤”的提及,既是对名马的厌恶,也是对高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看淡。

再者,陆游在诗中提到的“齿摇但煮岷山芋,眼涩惟观胄监书”,更是深刻揭示了他晚年生活的真实状态,简单的饮食和阅读,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淡泊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这种生活方式使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最后两句“此际自应还往绝,本无心与俗人疏”,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总结,虽与世俗保持距离,但内心却并无敌意,反而显得更加坦然。这首诗体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的沉淀与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泽居仅足不求余:在湿地生活,仅求一双脚,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 旷快真同纵壑鱼:阐释在广阔天地中自由生活的心境。
  • 平日酷憎蝇附骥:对名利的厌恶,表明他对低俗的反感。
  • 暮年肯作鹤乘车:即使到了晚年,也不愿意追求世俗的高位。
  • 齿摇但煮岷山芋:描绘简单的晚年生活,强调朴素。
  • 眼涩惟观胄监书:眼睛模糊,只能关注书本,象征对知识的渴望。
  • 此际自应还往绝:此时应回归无欲无求的境地。
  • 本无心与俗人疏:表明自己与世俗无缘,但并不敌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骏马与苍蝇的对比,表现对名利的厌恶。
  • 比喻:用“鹤乘车”比喻高人生活,突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排比:强调生活的简单与知识的渴望。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越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陆游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宁静、简单的生活。
  • :象征名利与地位。
  • :象征高洁与长寿。
  • :象征平凡的生活。
  • :象征知识与智慧。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骥”指代什么? a) 高贵的马
    b) 植物
    c) 鱼

  2.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欢追求
    b) 厌恶与疏远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长寿
    c) 劳动

答案:

  1. a) 高贵的马
  2. b) 厌恶与疏远
  3. b) 高洁与长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陆游与陶渊明在对待世俗生活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隐士。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与陆游的《泽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越调】凭阑人 香印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双调】清江引 苕溪 【中吕】红绣鞋 雪 【中吕】满庭芳 赠歌者 【黄钟】红锦袍 【越调】柳营曲_和听雪酒半 【双调】殿前欢 钓台 【中吕】普天乐 吴江八景 垂虹夜月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回磨转 镸字旁的字 护页 狗彘不食 糹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吃衣著饭 饥结尾的成语 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悯谏 文墨职 成规陋习 蒺藜沙上野花开 示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包含夹的成语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凉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