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五 忱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五 忱》

时间: 2025-05-03 21:54:59

诗句

忱威授律命苍兕。

言薄加湖灌秋水。

回澜瀄汩泛增雉。

争河投岸掬盈指。

犯刃婴戈洞流矢。

资此威烈齐文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4:59

原文展示

忱威授律命苍兕。
言薄加湖灌秋水。
回澜瀄汩泛增雉。
争河投岸掬盈指。
犯刃婴戈洞流矢。
资此威烈齐文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威严和律法的力量,宛如苍色的兕(古代神兽)。言语如同清澈的湖水滋润着秋天的田野。波澜壮阔的水面上,水鸟悠然自得地飞翔。人们在河流边争着投掷,手中盛满了水。面对刀枪的威胁,流矢如雨般射来。正是靠着这种威严,才使得文采与法度得以齐备。

注释

  • :诚意、真心。
  • :威势、威严。
  • 苍兕: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威严。
  • :稀薄、微薄,指言辞的清晰与简洁。
  • 湖灌:湖水滋润,形容水源丰沛。
  • 回澜:波涛的回旋,象征大自然的壮美。
  • 瀄汩:水流的样子,形容水的奔涌。
  • 增雉:水鸟的飞翔增添了情景的美丽。
  • 争河:在河边争抢,体现生动的生活场景。
  • 投岸:将水抛向河岸,象征人与自然的互动。
  • 犯刃:遭遇攻击,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 婴戈:手持武器,象征抗争与防御。
  • 流矢:飞来的箭矢,形容危险的来临。
  • 资此威烈:依靠这种威势,强调力量的重要性。
  • 齐文轨:文采与法度相齐,体现文化的修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叔达,号景山,南朝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擅长诗歌与文赋。沈约是南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梁鼓吹曲》是沈约为梁朝所作的一组乐曲,旨在表现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意象与情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威严的力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开头提到的“忱威”,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坚定与外在的威严,暗示着律法与道德的力量。而“言薄加湖灌秋水”的比喻则让人感受到语言的温润与滋养,传达出真诚的交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回澜瀄汩泛增雉”通过描绘水面上的波澜和飞翔的水鸟,创造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这一部分不仅表现了自然的景观,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抗争与挑战的描写,如“犯刃婴戈”体现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斗争,而“流矢”的出现则提醒人们在面对危险时的警觉和坚韧。最后一句“资此威烈齐文轨”将全诗的主题升华,强调了威严与文化的结合,暗示了在生活中,力量与智慧同样重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忱威授律命苍兕:通过“忱”的诚意与“威”的力量相结合,强调律法的威严。
  2. 言薄加湖灌秋水:语言的清晰和滋润如同湖水,表现出沟通的重要性。
  3. 回澜瀄汩泛增雉:描绘水面的美丽意象,表现自然的生机。
  4. 争河投岸掬盈指: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5. 犯刃婴戈洞流矢:生活中的挑战与危险,强调坚韧与警觉。
  6. 资此威烈齐文轨:总结诗的中心思想,强调力量与文化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语言比作滋润的湖水,形象生动。
  • 拟人:水鸟的飞翔被赋予生命,表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每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场景,探讨了威严、文化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力量与智慧的结合是不可或缺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兕:象征力量与威严,体现古代文化的神秘。
  • 湖水:隐喻滋润与沟通,象征人际关系的和谐。
  • 水鸟:代表自由与生机,反映自然的活力。
  • 刀枪: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危险,提醒人们的警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兕”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威严
    C. 和平

  2. “言薄加湖灌秋水”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语言的肤浅
    B. 语言的滋养与清晰
    C. 语言的复杂性

  3. 本诗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力量与文化的结合
    C.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自然与思乡情。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表现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人对自然的感悟。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词汇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沈约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感山二诗僧 其二 寄半颠 送同窗赵章甫上舍入京 题胡景颜双清堂 赠霆伯侄 除夕前一日湖中望西山有感 小浆题壁用赵信国韵 赠煜上人 湖上隐者所居 瀛屿 七夕分韵得丝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齩啮 目无流视 口字旁的字 盱衡大局 轥践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飘轻 贝字旁的字 拄墙 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弥缝其阙 相习成风 八字旁的字 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迎刃立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