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走遍人间无一事

《临江仙·走遍人间无一事》

时间: 2025-04-29 10:37:35

诗句

走遍人间无一事,十年归梦悠悠。

行藏休更倚危楼。

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

诗酒功名殊不恶,个中未减风流。

西风吹散两眉愁。

一声长啸罢,烟雨暗汀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7:35

原文展示:

走遍人间无一事,十年归梦悠悠。
行藏休更倚危楼。
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
诗酒功名殊不恶,个中未减风流。
西风吹散两眉愁。一声长啸罢,烟雨暗汀洲。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世间走遍了各地,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十年来的归梦总是那么悠远。
我不必再依赖那高高的楼阁,
在这乱山中明月照耀的清晨,和冷云飘渺的秋天。
诗歌、酒和功名虽各有其妙处,但我对此并不厌恶,
在这其中,我的风流才情并未减少。
西风吹散了我心中的忧愁。长啸一声之后,烟雨朦胧笼罩着小洲。

注释:

  • 走遍:遍历、游历。
  • 无一事: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 归梦悠悠:回归的梦境悠远而模糊。
  • 行藏:行踪与藏身,指人的行为和去处。
  • 危楼:高楼,通常指高耸的建筑。
  • 乱山:指山峰错落不齐,形势复杂。
  • 功名:功绩与名声。
  • 风流:风采与情调。
  •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着萧瑟和变化。
  • 长啸:高声呼喊,表达情感。
  • 汀洲:水边的小洲。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十年归梦”可以引申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己,金朝人,生于盛世,经历了社会变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作者对过往的回顾与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看淡,以及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走遍人间无一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走遍人间无一事”引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无奈,十年的时光似乎并未带来太多的实质性收获。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把目光投向自然,在“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的描绘中,展现了一种清幽而又孤独的美。

而“诗酒功名殊不恶,个中未减风流”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世俗成就的轻视,虽不厌恶,但更在意的是那份洒脱的风流与个性。这种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作者对自我的认知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全诗以“西风吹散两眉愁”结束,表达了一种释然与解脱的心境,仿佛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最终归于一种淡泊明志的境地。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人生的反思,更是一种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走遍人间无一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游历的感慨,似乎没有找到特别的意义。
  • 十年归梦悠悠:十年的回忆和梦境,隐含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
  • 行藏休更倚危楼:不再依赖高楼,意味着寻找内心的自由与安宁。
  • 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心境的清幽与孤独。
  • 诗酒功名殊不恶,个中未减风流:对世俗成就的淡然态度,追求内在的风流与情调。
  • 西风吹散两眉愁:通过西风的意象,表现心中的愁绪被吹散的释然。
  • 一声长啸罢,烟雨暗汀洲:结尾的长啸与烟雨,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情感,如“乱山明月晓”。
  • 对仗:句中出现对仗工整的结构,如“诗酒功名”和“风流”。
  • 意象:通过“西风”、“烟雨”等意象,传达出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对自由的追求,强调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现出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及解释:

  • 乱山:象征复杂的人生经历与内心的迷茫。
  • 明月:象征清明与希望,代表对未来的向往。
  • 西风:象征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变迁。
  • 烟雨:象征朦胧的情感,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与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走遍人间无一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满足 D. 忧伤

  2. “西风吹散两眉愁”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功名”是指什么? A. 财富 B. 名声 C. 诗歌 D. 旅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由的向往。
  • 李清照《如梦令》:对过往的思念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段成己的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但杜甫的诗更为沉重,强调历史的沉重感,而段成己的诗则是对人生的淡然。

参考资料:

  • 《金朝诗人段成己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郑京昭之云安 春日寄友(一作春日南台初晴望寄友)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二十四韵 南庄春晚二首 法性寺六祖戒坛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 中秋广江驿示韦益 晓宴 春晚 人日梅花病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促促刺刺 行押 踔厉风发 金镳 彑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有以善处 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枕而卧 巳字旁的字 霜凋夏绿 克日 糸字旁的字 燃糠自照 供过于求 包含如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