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义门

《题义门》

时间: 2025-04-23 21:14:38

诗句

大义久不作,颓纲孰能扶。

有回万钧力,足起千载愚。

沄沄麟溪上,奕奕君子居。

同堂爨不析,已及九世馀。

动必敦孝悌,昭焉遵训谟。

有田可以稼,有畦可以蔬。

有琴亦有筑,有诗亦有书。

雍雍悦子姓,肃肃严妇姑。

祀飨必诚悫,冠婚礼无踰。

济邻屡发廪,致客恒軿车。

一翁垂九十,群从纷前趋。

支持屹柱石,淬砺精璠玙。

清朝特旌义,大字标门闾。

丰碑妙纪实,赋咏皆鸿儒。

老我愧同里,时陪文字娱。

白发映沼沚,清风满襟裾。

高歌一举酒,歌罢仍长吁。

末俗见淳朴,岿然真世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4:38

原文展示

题义门
作者: 方樗 〔宋代〕

大义久不作,颓纲孰能扶。
有回万钧力,足起千载愚。
沄沄麟溪上,奕奕君子居。
同堂爨不析,已及九世馀。
动必敦孝悌,昭焉遵训谟。
有田可以稼,有畦可以蔬。
有琴亦有筑,有诗亦有书。
雍雍悦子姓,肃肃严妇姑。
祀飨必诚悫,冠婚礼无踰。
济邻屡发廪,致客恒軿车。
一翁垂九十,群从纷前趋。
支持屹柱石,淬砺精璠玙。
清朝特旌义,大字标门闾。
丰碑妙纪实,赋咏皆鸿儒。
老我愧同里,时陪文字娱。
白发映沼沚,清风满襟裾。
高歌一举酒,歌罢仍长吁。
末俗见淳朴,岿然真世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大义精神的怀念与呼唤。诗人感慨大义长久以来未能兴起,不知谁能扶持。即便有如万钧之力,也能唤醒千年的愚昧。在美丽的麟溪边,君子们安居乐业,同堂共处,延续了九代人的和睦。家庭中要注重孝道和兄弟之情,遵循教诲。田地可以耕种,菜畦也能播种,琴瑟相伴,诗书相随。家族和睦,亲姑严肃,祭祀时要诚恳,婚丧嫁娶要有礼。乐于助人,常常为邻里提供帮助,接待客人时更是车马丰盛。那位九十高龄的老人,众人纷纷前来拜访。他们像柱石一样支持着家庭,精心打磨着美玉。清代特别表彰义士,门前大字标明其义。丰碑铭刻着真实的事迹,诗文都出自于鸿儒之手。我对同乡感到愧疚,时常陪伴在文字之中。白发映照在水边,清风拂动着衣襟。高歌畅饮,歌声过后长叹。世俗虽见淳朴,依然屹立如真世之模。

注释

  • 大义:指的是正义和道德理念。
  • 颓纲:形容道德纲领的衰落。
  • 万钧力:比喻力量极大。
  • 麟溪:指的是美丽的溪流。
  • 君子:有品德、有修养的人。
  • 敦孝悌:强调孝道和兄弟之情。
  • 祀飨:祭祀和宴请。
  • 济邻:帮助邻居,体现了传统美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樗,宋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主要以其诗作流传于世。其诗风注重道德情操的表达,倡导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道德衰退之际。诗人通过对传统美德的追忆与呼唤,表达了对社会伦理的关注。

诗歌鉴赏

《题义门》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理想的家庭和社会景象,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对道德伦理的重视。诗人用“同堂爨不析”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与团结;“动必敦孝悌”则强调了孝道与亲情的重要性。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浓厚的怀旧情绪,歌颂了古代社会的和谐美好,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诗中反复出现的“有”字,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丰富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表现出诗人对美德的渴求和对现实不满的情感。此外,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相结合,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大义久不作,颓纲孰能扶”表达了对大义缺失的忧虑。
  • “有回万钧力,足起千载愚”则是希望有力之士能重振道德。
  • “沄沄麟溪上,奕奕君子居”描绘了理想中君子安居的美好图景。
  • “同堂爨不析,已及九世馀”强调了和睦家庭的长久。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诗意更加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呼唤社会道德的复兴和家庭美德的延续,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溪:象征美好与和谐的自然环境。
  • 君子:象征道德高尚的人士。
  • 白发:象征老成与智慧。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增强了形象性,同时也承载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同堂爨不析”是指什么?
    A. 家庭团聚
    B. 兄弟分离
    C. 夫妻争吵

  2. 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
    A. 乐观
    B. 忧虑
    C. 无所谓

  3. “万钧力”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大自然的力量
    B. 伟大的力量
    C. 社会的力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情感。
  •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方樗的《题义门》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但方樗更侧重于家庭伦理与美德的呼唤,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动乱。二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却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方樗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传统文化与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听弹琴 送灵澈上人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宫词·故国三千里 终南望余雪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江雪 春怨 / 伊州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杞宋无征 南边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斗字旁的字 春风雨露 仙去 考斥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七颠八倒 包含轶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满腹诗书 金字旁的字 虫沙猿鹤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落笔妙天下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