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有感六首 其四

《踏莎行 有感六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7 23:24:32

诗句

志扶颠隮,身陷网罗。

先忧特为此心多。

气吞天际长虹势,手障人间东逝波。

楼上秦曲,军前楚歌。

英雄羽客总消磨。

惟有忠灵永不散,与君携手吊湘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4:32

原文展示:

志扶颠隮,身陷网罗。
先忧特为此心多。
气吞天际长虹势,
手障人间东逝波。
楼上秦曲,军前楚歌。
英雄羽客总消磨。
惟有忠灵永不散,
与君携手吊湘娥。

白话文翻译:

我志向虽高,却屡屡遭受挫折,身陷困境如同被网罗困住。
心中忧虑特别多,因此常常心绪不宁。
气势如虹,吞吐天际,仿佛要将长虹一气呵成,
但手却无法阻挡东流的波浪。
楼上传来秦国的曲调,军阵前响起楚国的歌声。
英雄和俊逸之士最终也难逃消磨。
唯有忠诚与灵魂永不散去,
愿与你携手一同悼念湘娥。

注释:

  • 志扶颠隮:志向高远却遭遇挫折。
  • 网罗:比喻困境、束缚。
  • 气吞天际:形容气势磅礴。
  • 长虹:形容壮丽的景象,常用来比喻气势。
  • 东逝波:指东流的江水,象征时间流逝。
  • 楼上秦曲:指楼阁上奏的秦国乐曲。
  • 军前楚歌:指军阵前唱的楚国歌曲,象征悲壮。
  • 忠灵:指忠诚的精神和灵魂。
  • 湘娥:传说中的湘江女神,象征着忠贞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爵,明代诗人,字子明,号乐天,生于明中期。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英雄豪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忠诚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踏莎行 有感六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和悲怆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开篇以“志扶颠隮”引入,暗示尽管抱有高远的志向,但却屡屡遭遇挫折,身陷困境,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悲哀。紧接着,诗人通过“气吞天际长虹势”与“手障人间东逝波”的对比,展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理想的气势如虹,但现实的无奈却如东流的波涛,无法阻挡。

随后,诗人在楼阁上听到秦曲和楚歌,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英雄豪杰之命运的感慨。英雄的豪情壮志最终也难逃消磨,诗人对此深感惋惜。尾联“惟有忠灵永不散,与君携手吊湘娥”更是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忠诚与理想的不屈精神,鼓励与友人携手共度艰难时光,共同怀念那些忠贞不屈的灵魂。

这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志扶颠隮: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遭遇的挫折。
  2. 身陷网罗:形象地描述了自己被困住的状态,暗指生活的困境。
  3. 先忧特为此心多:说明诗人因困境而感到忧虑,心事重重。
  4. 气吞天际长虹势:形容理想的壮丽与气魄,彰显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5. 手障人间东逝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无力感。
  6. 楼上秦曲,军前楚歌:历史的回响,代表了英雄豪杰的命运。
  7. 英雄羽客总消磨:感叹英雄最终难逃时光的流逝与消磨。
  8. 惟有忠灵永不散:强调忠诚与理想的持久性。
  9. 与君携手吊湘娥:愿与友人共同怀念忠贞的精神,表达了追求理想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陷网罗”比喻为困境,引发读者的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气吞天际”与“手障人间”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如“气吞天际”、“长虹势”等,强调理想的强烈与壮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忠诚与精神的不屈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虹:象征壮丽的理想与气势。
  • 东逝波: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的无奈。
  • 秦曲与楚歌:象征历史的回响与英雄的悲歌。
  • 湘娥:象征忠贞的精神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通过哪一句话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 A. 志扶颠隮
    • B. 气吞天际长虹势
    • C. 手障人间东逝波
    • D. 与君携手吊湘娥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楼上秦曲,军前楚歌”是指__

  3. 判断题:诗中的“忠灵永不散”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放弃。 (对/错)

答案:

  1. C
  2. 英雄的悲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的作品,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踏莎行 有感六首 其四》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李白通过饮酒来宣泄情感,而杨爵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忠诚的呼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鉴赏》
  • 《杨爵生平与作品研究》
  • 《古诗词精华选集》

相关查询

建州符山寺别楚黄樊山甫 燕子矶 霖臣过绿玉斋同克张小饮 南归渡扬子 法海寺访空上人 五老峰后万松坪 人日剪彩 南州行 舟次南华寺 平黎锡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开头的成语 事火咒龙 侄儿 不劳而成 得失在人 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包含镣的词语有哪些 私蓄 深恶痛诋 勿剪之欢 赤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干笑 木字旁的字 滚瓜流水 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黄开头的成语 抚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