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

《踏莎行 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

时间: 2025-05-07 18:43:32

诗句

镜里情怀,笛边风调。

曼声度曲低声笑。

小楼寒勒海棠花,杜鹃抵死花前叫。

野寺春游,名园晚眺。

落灯时节仙人少。

真娘墓上雨潇潇,谁家冒雨烧香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43:32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
作者:叶大庄 〔清代〕

镜里情怀,笛边风调。
曼声度曲低声笑。
小楼寒勒海棠花,
杜鹃抵死花前叫。
野寺春游,名园晚眺。
落灯时节仙人少。
真娘墓上雨潇潇,
谁家冒雨烧香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诗人在虎丘游玩,饮用阊门水阁的情景。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感慨,镜子中映出的情感与笛声中的旋律交相辉映,曼妙的歌声伴随着低语的笑声。小楼前寒冷的海棠花开得正好,杜鹃鸟在花前悲鸣。诗人游览了野外的寺庙,傍晚时分在名园中眺望,恰在落灯时分,仙人似乎很少出现。真娘的墓上细雨绵绵,不知是哪家冒雨前来烧香的轿子。


注释

  • 镜里情怀:用镜子比喻内心的情感。
  • 笛边风调:笛声悠扬,清风拂面,形容环境优美。
  • 曼声:形容歌声悠扬动听。
  • 寒勒:寒冷中盛开的意思。
  • 杜鹃抵死:杜鹃鸟在花前悲鸣,形容情感深切。
  • 野寺春游:在寺庙中春游的情景。
  • 真娘墓:真娘为历史人物,墓前细雨淋漓。
  • 冒雨烧香轿:形容信士冒雨前来祭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大庄,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初春,正值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借游虎丘之际,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与往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初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首句“镜里情怀,笛边风调”便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美好之间的互动,镜子里的情感与笛声中的旋律交织出一种恬静而又美好的氛围。随着诗的展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小楼寒勒海棠花,杜鹃抵死花前叫”一句,生动描绘了海棠花的清冷与杜鹃鸟的悲鸣,形成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对比,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春游的描绘,诗人游览寺庙,眺望名园,感受到落灯时节仙人稀少的孤寂,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春天的感悟,营造出一种既欢快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镜里情怀,笛边风调:表现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
  2. 曼声度曲低声笑:描绘悠扬的歌声和轻声的笑语。
  3. 小楼寒勒海棠花:描写寒冷中的海棠花,暗含春寒的意象。
  4. 杜鹃抵死花前叫:杜鹃鸟在花前悲鸣,表现对春天的感伤。
  5. 野寺春游,名园晚眺:描述春游的情景,游人对美景的眺望。
  6. 落灯时节仙人少:在落灯时分,仙人显得稀少,暗示孤独感。
  7. 真娘墓上雨潇潇:描写真娘墓前的细雨,增添惆怅气氛。
  8. 谁家冒雨烧香轿:不知哪家信士冒雨前来祭拜,传递出宗教的神圣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里情怀”暗示内心情感,增添诗的深度。
  • 拟人:让杜鹃鸟的哭声赋予情感,增强情景代入感。
  • 对仗:例如“寒勒海棠花”与“杜鹃抵死花前叫”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春天的深切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海棠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希望。
  2. 杜鹃:往往与悲伤、离别相关,传递出对逝去的感慨。
  3. 春游: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无限可能。
  4. 真娘墓:历史与宗教的交融,暗示人们对过去的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杜鹃抵死花前叫”中的“抵死”意为:
    A. 非常悲伤
    B. 非常喜悦
    C. 非常生气
    D. 非常害怕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写
    D. A与B都是

答案

  1. C. 清代
  2. A. 非常悲伤
  3. D. A与B都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本诗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侧重于对清晨景象的描绘,而《踏莎行》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感互动。
  • 《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本诗的主题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上更为直接与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杨柳枝二十韵 寒食野望吟 绝句代书赠钱员外 送张南简入蜀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 重寄别微之 酬吴七见寄 寓意诗五首 其五 叹元九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穷大 腊八粥 心字底的字 董狐直笔 曰字旁的字 色结尾的成语 巛字旁的字 竿头日进 卓诡变幻 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包含抔的词语有哪些 寂天寞地 食浮 甘棠遗爱 眄视指使 秃宝盖的字 银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