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33
踏莎行 晓阴
作者:章士钊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
桂林风气行人早。
未须骑马听朝鸡,
叩门却有吟朋到。
几树红英,一窗翠筱。
诗心漫逐游丝绕。
除愁除梦不求醒,
叫醒稍恨莺儿噪。
秋天的气息微微透出,庭院的阴影在清晨初现。
桂林的清风使得行人早早出门。
不必骑马去听早晨的鸡鸣,
敲门就会有吟唱的朋友到访。
几树红花,一窗翠竹。
诗心随意飘荡,如同游丝缠绕。
不想除去忧愁与梦境,
只是稍微恨那莺儿的啼叫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古典典故,但通过描写桂林的风光和友人吟唱,表达了文人雅士对自然与友情的热爱,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高度赞美。
作者介绍
章士钊(1907-2000),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他的诗歌创作吸收了传统诗词的精髓,并融入现代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踏莎行 晓阴》创作于20世纪中期,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人际关系,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本诗通过清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开篇的“天意微秋,庭阴乍晓”勾勒出秋天清晨的宁静气氛,带有一丝清新与凉意。随着“桂林风气行人早”的出现,诗人将视线转向了人群,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下来,诗人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闲适,认为与其骑马远行,不如在家中等候朋友的到来,这一转变展示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几树红英,一窗翠筱”的描绘,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映。诗人在这里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心如游丝般轻盈自在,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歌的执着。最后一句中,诗人虽不求醒悟,反而对莺儿的啼鸣产生了一丝恨意,表现了对闹市喧嚣的微妙感受,既是对自然的感叹,又是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清晨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兼具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意微秋”,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气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希望通过叩门来迎接什么?
A) 朋友
B) 家人
C) 动物
D) 自然
“游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忙
B) 自由
C) 纠结
D) 压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