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1:42
野阔爱春幽,新晴觅寺游。
立僧当径望,融雪向门流。
净色悲诸界,浮生哂一丘。
怜君厌嚣俗,行处即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诗人走在宁静的乡野中,享受着春日的幽雅,趁着晴好的天气去寺庙游玩。站在僧人面前,纵情远望,看到融化的雪水顺着寺门流淌。净化的色彩让人感到对世间纷扰的悲哀,浮生如梦,嘲讽着世俗的无常。怜惜你对喧嚣俗世的厌倦,行走的地方便是那广阔的沧洲。
这首《春晴野寺和李大》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第一句“野阔爱春幽”,开篇便以“野阔”的辽阔和“春幽”的静谧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第二句“新晴觅寺游”更是透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春日的晴朗为游玩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通过“立僧当径望”这一描写,将读者引入到寺庙的场景中,僧人静立,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融化的雪水流向寺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悟。最后两句“净色悲诸界,浮生哂一丘”,以深邃的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的反思,浮生如梦,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在此彰显。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体现了道教的隐逸思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