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6:28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季子(指季子论才,可能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谈论到马的才能,十年来没有得到调教(即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让人感到可怜。我听说马祖(指马祖道一,禅宗祖师)如今不再是佛了,不像潜夫(潜夫指的是陶渊明,著书立说的人)。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多为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这首诗是在与朋友交流时写的,表达了对才华与培养的思考,以及对现世名人的感悟。
这首《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才能培养与个人成长的思考。开头提到的“季子论才到履驹”,引出对于天赋与努力的关系的探讨。十年不调的“渠”字,渗透着诗人对当代年轻才俊的惋惜与关心,显示出一种对后辈的期待和现实的无奈。
接着提到的“马祖今非佛”,则是对宗教人物的质疑,意味着在时代的变迁中,曾经的智慧与理想是否仍然适用。最后以“潜夫但著书”结束,暗示着隐逸与创作的精神,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含深远,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古今中外的名人及其追求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触动人心。
季子论才到履驹: 季子(指某位优秀的人物)谈论到马的才能,暗指有才俊之士。
十年不调可怜渠: 十年来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令人感到可怜,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自闻马祖今非佛: 听说马祖如今不再是佛,意味着对宗教理想的反思,暗示时代的变迁。
不似潜夫但著书: 不像陶渊明那样只专注于写作,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批判。
整首诗反映了对才华与培养的思考,表达了对当代人才的关注与期待,同时也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忧虑。
“季子”在诗中指代什么?
A. 季节
B. 一位优秀的人士
C. 一种动物
“马祖今非佛”表达了什么意图?
A. 对宗教的赞美
B. 对智慧的反思
C. 对佛教的批评
“十年不调”意味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对人才的忽视
C. 对教育的重视
对比李弥逊与陶渊明的作品,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态度。陶渊明追求隐逸生活,李弥逊则对当代人才的培养表示关切,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