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17
次韵岩起绿萼梅
作者:李弥逊 〔宋代〕
平生始识真梅,不数朱唇皓齿。
小立寒梢注目,幽香已着人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初识和喜爱。诗人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梅花,发现它的美丽和清香。梅花静静地立在寒冷的枝头,幽香飘散,仿佛已经沾染了人的衣服,暗示着梅花的芬芳令人陶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和坚韧,常与冰雪相映衬,代表着逆境中的坚强。诗中提到的“朱唇皓齿”常用于描写美女,也暗示梅花的美丽与人间的美好相互交融。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抓住自然中的美。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弥逊与友人相聚时,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他被梅花的美丽和清香所打动,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对梅花的赞美。
李弥逊的《次韵岩起绿萼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优美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欣赏。诗的开头“平生始识真梅”引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了对梅花的初次印象,既有个人回忆的温暖,也透出一丝怀旧之情。接下来的“不数朱唇皓齿”则以美丽的女子作为对比,暗示梅花的美丽不逊于世间的佳人,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高度赞美。
“小立寒梢注目”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情景,体现了梅花的坚韧与清雅。最后一句“幽香已着人衣”则是诗的高潮,梅花的香气如同温柔的情感,悄然渗透到人的生活中,给人带来无尽的美好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与香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在美丽中感受到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梅花象征的高洁与坚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朱唇皓齿”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梅花
B. 美丽的女子
C. 自然景色
D. 冬天的寒风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梅花的坚韧?
A. 朱唇
B. 寒梢
C. 人衣
D. 幽香
“幽香已着人衣”这句的意思是?
A. 梅花的香气令人醉
B. 人穿着梅花的衣服
C. 梅花在冬天盛开
D. 香气飘散到空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现了梅花在冬季中傲然绽放的精神,与李弥逊的《次韵岩起绿萼梅》形成呼应。两首诗都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作为主题,但王安石的笔触更加关注梅花的环境与生存境遇,而李弥逊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体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