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1:34
沽亭道中二首 其一
作者: 王冕 〔元代〕
野亭依柳树,
水路出桑林。
问俗谁能解?
怀思自不禁。
远山归眼小,
孤雁入云深。
可笑西京客,
持杯学楚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野亭,亭子旁边依靠着柳树,水道从桑林中流过。我问世俗的人,谁能理解我的情感?我的思绪自然无法抑制。远处的山看起来很小,孤雁飞入深厚的云层。真可笑那些来自西京的客人,举杯吟唱着楚地的歌谣。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冕游历之际,可能是在他游览沽亭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世俗的思考。开头两句“野亭依柳树,水路出桑林”通过景物描写引入,柳树、桑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所处的宁静环境,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下来的“问俗谁能解?怀思自不禁”则转向内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迷茫与无奈,似乎在感叹世俗的无知与自己情感的复杂。
远山和孤雁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远山在眼前显得渺小,孤雁飞入云深,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的疏离。最后一句“可笑西京客,持杯学楚吟”,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追求表面华丽,缺乏真情实感的西京客的讽刺,显示出诗人对世俗风气的不屑。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思考,表现了王冕在面对社会风气时的清醒与独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问俗谁能解”的意思是:
A. 询问世俗的看法
B. 向朋友请教
C. 向神明祈祷
D. 无法理解世俗
“孤雁入云深”中的“孤雁”象征什么?
A. 热闹
B. 孤独
C. 富贵
D. 快乐
诗人对西京客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赞美
C. 讽刺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