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57:22
潮汐东来势蹴天,一堤横捍万家全。
陵迁谷变人谁在?海晏河清事独贤。
晓日山川神禹迹,秋风禾黍有虞田。
河渠他日书成绩,应并宣房与代传。
潮水从东面涌来,势头如同要冲天而起,一道堤坝横亘在此,守护着万家的安宁。
山陵迁移,河谷变迁,究竟还有谁在这里?只有海晏河清的美好局面,才算得上真正的贤者。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山川,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秋风吹拂,禾黍丰收,仿佛有虞舜的田园景象。
未来的河渠,将会书写辉煌的成绩,应该和宣房、代传的历史一起流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爱理沙是元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看到海堤的建设和潮汐的变迁后写就,体现了对水利工程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安定与人民生活富足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与人类工程的和谐共生,开篇通过“潮汐东来势蹴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场面,表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与无情。同时,堤坝的建设让人们感受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畏和智慧,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接下来的“陵迁谷变人谁在”,则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提醒人们在历史的变迁中,真正的贤者是那些能够让海晏河清、安定社会的人。
诗中提到的“晓日山川神禹迹”,不仅仅是对大禹治水的追忆,同时也体现了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与赞美。而“秋风禾黍有虞田”则传达出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暗示着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示了诗人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治理和改造能力,以及在历史变迁中对社会安定的追求。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展现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图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潮汐东来势蹴天”主要描绘了什么?
“海晏河清”强调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大禹”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