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金台天气顿热三首

《过金台天气顿热三首》

时间: 2025-07-31 20:43:44

诗句

江云山翠借朝凉,晚日晴波挟暑光。

旧说长江无六月,暮春已自不禁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43:44

原文展示

过金台天气顿热三首
作者:杨万里
江云山翠借朝凉,
晚日晴波挟暑光。
旧说长江无六月,
暮春已自不禁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台的天气,早晨的江云与青山带来一丝清凉,傍晚的阳光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令人感受到暑热的逼近。虽然古人常说长江地区没有六月的酷热,但暮春时节的炎热已经明显不可避免了。

注释

  • 江云:指江上的云雾,常与清晨的清新气息相联系。
  • 山翠:青山的颜色,形容山的青绿。
  • 晚日:傍晚的太阳,暗示天气的变化。
  • 晴波:晴朗的水面,反射阳光。
  • 旧说:指古代的说法或传说。
  • 长江无六月:意指长江地区的夏天通常不太热,带有夸张成分。
  • 暮春:春天的末尾,指的是初夏来临的时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诗歌清新而富有情趣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生活风俗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气候变化频繁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气候的影响及个人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金台地区的天气变化,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诗的开头以“江云山翠”引入,展现出清晨的宁静与清新,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诗中的“晚日晴波”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炙热,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立体。

诗中“旧说长江无六月”的提法,暗含着对古老观念的反思,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描述天气的变化,更是对气候变化的感慨。最后一句“暮春已自不禁当”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他对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和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清晨的凉意,也有傍晚的热烈,表现了自然界的复杂与多样,反映了诗人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云山翠借朝凉:描绘了江边的云和青山在清晨带来的凉爽感觉,给人一种清新的印象。
    • 晚日晴波挟暑光:转而描写傍晚时的阳光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带来了炎热的感觉,形成了白天与晚上的对比。
    • 旧说长江无六月:引用传统观念,表明长江地区在六月通常不会出现酷热,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怀疑与思考。
    • 暮春已自不禁当:表示尽管传统观点如此,但实际上春末的炎热已经显现,体现出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云山翠”与“晚日晴波”,形成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晴波”与“暑光”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气候的敏感与思考,反映了人对自然变化的适应与无奈,也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 江云: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 山翠: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气。
  • 晚日:象征着光明与热情,亦隐含了时间的流逝。
  • 晴波:表现了晴朗天气带来的愉悦与热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旧说长江无六月”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长江总是很热
    B. 长江的夏天不热
    C. 长江没有夏天
    D. 长江的天气变化无常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A. 江云和晚日
    B. 夕阳和晨雾
    C. 细雨和狂风
    D. 冰雪和阳光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在描写天气变化时更为细腻,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体会,而王维则更多地传达了隐逸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诗词入门与赏析》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干即事 其一 登太白楼有感 菊江杂咏 其二 菊江杂咏 其一 浦口 书座右 过桃叶渡 步吴霜入琼时舟中有感 女冠子 醉落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形之笔墨 揖盗开门 逆居 小字头的字 简视 一步到位 凝祥池 尣字旁的字 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乌油油 冬暖夏凊 亠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双簧 跖犬吠尧 尸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