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7:19
原文展示:
屈指金陵路,驰驱二十秋。
山光看不足,暑气未全收。
旅梦惊黄叶,虚名误白头。
乘风挂帆去,卧听大江流。
白话文翻译:
数着手指,已在金陵的路上走了二十个秋天。
山色美景总是看不够,夏季的暑气还未完全消散。
旅途中的梦境惊醒了飘落的黄叶,虚幻的名声却误了白发苍苍的我。
乘风挂帆离去,卧在船上听大江的流水声。
注释:
典故解析: “金陵”是南京的古名,历史悠久,曾是六朝古都,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沉淀。诗中提到的“白头”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岁月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士鼐,清代诗人,字子华,号丹阳,江苏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士鼐的旅途中,表现了他对金陵这片土地的思考,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浦口》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风光与自身的旅途,表达了对时光逝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屈指金陵路,驰驱二十秋”开篇即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诗人用“屈指”这一细腻的动作,传达出时间的无情与短暂。接着“山光看不足,暑气未全收”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尽管夏天的炎热尚未消散,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依然存在。
“旅梦惊黄叶”一语,展现了旅途的无常和变化,黄叶的飘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而“虚名误白头”则抒发了对虚名的反思与自省,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要迷失自我。最后两句“乘风挂帆去,卧听大江流”则是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沉醉,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继续前行,同时也在享受旅途中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艺术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浦口》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上海
C. 南京
D. 杭州
诗中“旅梦惊黄叶”中的“黄叶”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年轻的活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