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3:39
腊后春前暖律催。
日和风软欲开梅。
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
添歌管,续尊罍。
更阑烛短未能回。
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腊月之后,春天来临,温暖的气候催促着大自然复苏。
阳光明媚,春风轻柔,梅花即将绽放。
朋友们正邀请宾客寻觅美景,而我也陶醉其中,随着酒杯尽情畅饮。
再添几首歌,续上几壶酒。
夜已深,蜡烛渐短,却无法回头。
快乐的时光不必等待约定,兴致来了就随时可以来。
作者介绍:范纯仁,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春季,正值腊月与春天的交替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欢愉。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欢愉。诗人以“腊后春前暖律催”引入,直接点出季节的转换,营造了一个温暖、明媚的氛围。接着,通过“日和风软欲开梅”,描绘了春日的气候与梅花即将绽放的景象,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情感上,诗人借助与朋友共饮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特别是“我亦忘形趁酒杯”,显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仿佛在说人生短暂,应当尽情享受眼前的快乐。而“更阑烛短未能回”则带有一丝惆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尽管如此,诗人依然选择随兴而来,强调了“清欢莫待相期约”的豁达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词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享受当下,珍惜与朋友的相聚,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腊后”指的是哪个季节?
“我亦忘形趁酒杯”中“忘形”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清欢莫待相期约”意图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