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8:39
米元章蚕赋帖赞
作者: 岳珂〔宋代〕
桑柘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鬓蓬手筥,而身不缕。
云织雾组,便疏曲户。
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
是将谁尤,曰本是务。
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
整首诗表达了对蚕桑经济的讽刺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感慨。诗中提到桑树和蚕的价值被广泛认可,但却无法为一位女子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虽然有些人努力工作,生活却依旧拮据,这反映出社会的冷漠和不公。诗人通过描绘云雾般的织造过程,表现出对事物的复杂性和纷繁的感受。最后,诗人感慨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于利益的争夺。
岳珂,字君贞,号涧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以精炼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独立见解。
《米元章蚕赋帖赞》是在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写作的,反映了诗人对蚕桑产业及其相关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米元章蚕赋帖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蚕桑经济的繁荣背后,却隐藏着人们的辛勤付出与生活困境。诗的开头提到“桑柘之利被天下”,暗示了这一产业的广泛影响力,然而“而不足以芘一女”则揭示了经济繁荣背后普通人的艰辛和无奈。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个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无力和微小。
诗中“鬓蓬手筥,而身不缕”生动地描绘了劳动者的疲惫状态,这种形象的描写令读者感同身受。同时,后面提到的“云织雾组”,则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多变,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对生活的失望和对社会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不满与反思。
整首诗揭示了在经济繁荣表象下,劳动者面临的困境与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体现了生计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桑柘之利”指的是什么?
A. 经济繁荣
B. 个人利益
C. 社会冷漠
D. 生活困境
“云织雾组”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
A. 劳动的艰辛
B. 生活的复杂
C. 经济的繁荣
D. 个人的无奈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社会的繁荣
B. 个人的奋斗
C. 生活的无奈与社会的不公
D. 劳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