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4:17
原文展示:
阮郎归(海岱楼与客酌别作) 作者:米芾 〔宋代〕
双双鸳鸯戏苹洲。 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 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 浦南人泛舟。 娟娟何处烟明眸。 相望徒倚楼。
白话文翻译:
成双成对的鸳鸯在苹草洲上嬉戏。 几行轻柔的烟柳随风摇曳。 一声悠长的笛声在清秋时节回荡,令人感到哀伤。 碧蓝的天空中云彩飘动,引发了傍晚的忧愁。 弯月高挂,绚丽的晚霞渐渐消散。 浦南的人们在泛舟游玩。 那美丽的烟雾中,明亮的眼睛在哪里呢? 我们只能相互凝望,徒然倚靠在楼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风格豪放,自成一家。米芾的诗词也颇具特色,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阮郎归》是米芾在海岱楼与客人饮酒作别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离别图景。首句“双双鸳鸯戏苹洲”以鸳鸯嬉戏的景象开篇,象征着恩爱和美好,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接下来的“几行烟柳柔”和“一声长笛咽清秋”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哀愁氛围。诗中的“碧云生暮愁”和“钩月挂,绮霞收”则通过天空的变化,加深了离别的感伤。最后两句“娟娟何处烟明眸,相望徒倚楼”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米芾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双双鸳鸯戏苹洲”象征着什么? A. 恩爱和美好 B. 离别和哀愁 C. 孤独和寂寞 D. 欢乐和庆祝
“一声长笛咽清秋”中的“咽”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哀怨 C. 平静 D. 愤怒
诗中的“碧云生暮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晴朗的天空 B. 傍晚的忧愁 C. 清晨的宁静 D. 夜晚的神秘
“钩月挂,绮霞收”中的“钩月”比喻了什么? A. 月亮的形状 B. 月亮的亮度 C. 月亮的颜色 D. 月亮的运动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