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27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砧声随着急风传来,蟋蟀在思念着高秋。我面对这样的景色,不学宋玉那样解悲愁。收拾起凄凉的景象,把酒杯中的美酒分付,倍感这幽静难以承受。自然有让人多情的地方,那明月挂在南楼之上。怅惘的情怀,横吹着玉笛,笛声悠扬。在这清明的时节和美好的夜晚,借这个地方畅饮金瓯。可爱的一天的风景,我倚着栏杆四处欣赏,感觉宇宙就像漂浮的浮萍。醉意困倦,不知道醒来,斜倚着枕头躺在江流之上。
作者介绍: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居士,宋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米芾在中秋之夜,面对秋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米芾的《水调歌头·中秋》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一句,既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又隐含了岁月的流逝。诗人不学宋玉悲秋,而是选择欣赏这凄凉中的美,通过“明月挂南楼”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的“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宇宙若萍浮”则深化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米芾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选择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欣赏秋夜,通过饮酒和欣赏明月来缓解内心的幽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砧声送风急”中的“砧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捣衣声 C. 笛声 D. 鸟鸣声
诗人不学宋玉解悲愁,是因为他选择怎样面对秋景? A. 悲愁 B. 欣赏 C. 逃避 D. 愤怒
诗中“明月挂南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欢乐 C. 诗意 D. 悲伤
“宇宙若萍浮”比喻了什么? A. 人生的短暂 B. 宇宙的广阔 C. 自然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