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0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7:56
满庭芳·武昌怀古
作者: 黄咏雩 〔近代〕
黄鹤天高,赤乌年远,大江淘尽英雄。
晴川芳草,何处认吴宫。
一自孙髯去后,艨艟渺浪阔烟空。
重回首,山围故国,今日又东风。
匆匆。多少事,食鱼知味,驰马留踪。
奈玉笛梅花,吹怨无穷。
依旧南楼月色,还迟我来倚帘栊。
惊涛急,临流击楫,休怕水中龙。
这首诗描绘了武昌的壮丽景象和历史的沧桑。诗人感叹黄鹤楼在高天之下,已是千年以前的事情,大江之水冲刷了无数英雄的故事。晴朗的河川和芳草间,已难以辨认昔日的吴宫。自从孙权去世后,战船在茫茫的水雾中消失无踪。回首望去,群山环绕着故国,如今又迎来了东风。匆匆忙忙,多少往事如同品尝鱼肉般回味无穷,驰骋的骏马留下了足迹。无奈的是,玉笛和梅花的幽怨之声,似乎无穷无尽。依旧是在南楼的月色下,却让我迟迟不能倚靠窗帘。惊涛拍岸,临流击桨,何必畏惧水中的龙?
黄咏雩是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其作品常常融合历史感和个人情感,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这首诗创作于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思考中,诗人对武昌的历史情怀和对江河的眷恋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过往英雄的追忆。
《满庭芳·武昌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共鸣的作品。诗中通过黄鹤楼的高远和大江的奔流,勾勒出一幅历史的画卷。诗人在怀古的过程中,既感叹时光的流逝,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特别是“自从孙髯去后”的一句,点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令人倍感惆怅。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为主线,将历史与现实交织,通过“匆匆”与“奈玉笛梅花”,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故土的眷恋,也有对过往英雄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生命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的复杂情感。
黄鹤楼位于哪个城市?
诗中提到的“孙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