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山行

《春日山行》

时间: 2025-05-02 12:17:02

诗句

云峰叠叠路斜斜,隔洞炊烟三两家。

何处有香来不断,嫩风微雨落松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7:02

原文展示

春日山行
—— 吴端 〔宋代〕
云峰叠叠路斜斜,
隔洞炊烟三两家。
何处有香来不断,
嫩风微雨落松花。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山中行走,山峰重重叠叠,路也斜斜的,
远处山洞里飘出的炊烟隐约可见,只有三两户人家。
哪里有香气不断地飘来呢?
轻柔的春风和细细的春雨让松花纷纷飘落。

注释

字词注释

  1. 云峰:指山峰,云雾缭绕的山。
  2. 叠叠:重叠,形容山峰层层叠起。
  3. 路斜斜:路面倾斜,形容行进的山路。
  4. 炊烟:做饭时冒出的烟。
  5. 何处:哪里,指香味来源。
  6. :芳香,指春天的气息或者花香。
  7. 嫩风:温柔的春风。
  8. 微雨:细小的雨。
  9. 松花:松树的花,春天时落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春日山行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端,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风格上以描绘自然和生活为主,常以清新、优雅的语言展现诗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山中景色,可能与作者的游历经历有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享受。

诗歌鉴赏

《春日山行》一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春天山中的宁静与美丽。开头的“云峰叠叠路斜斜”,一方面描绘了山的层峦叠嶂,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行走在山间的曲折与坎坷。这种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山的雄伟与自然的神秘,仿佛置身于其中。

接下来的“隔洞炊烟三两家”,则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将人文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诗人通过远处隐约可见的炊烟,给人一种温馨的生活气息,让人想象到山中人家的宁静生活。

“何处有香来不断”一句,诗人透过春天的气息,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一句“嫩风微雨落松花”,描绘了春风与细雨的轻柔,松花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自然的崇敬,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峰叠叠路斜斜:描绘山势的层叠和行路的斜度,表现出山的雄伟与行走的曲折。
  • 隔洞炊烟三两家:通过远处的炊烟,展示人们的生活,增加诗的温情。
  • 何处有香来不断:引发对春天气息的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感悟。
  • 嫩风微雨落松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春天的细腻与温柔,营造出诗的整体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香气,表现自然的美。
  • 拟人:将春风与细雨描写得轻柔如人,增加了亲切感。
  • 对仗:如“云峰叠叠”与“路斜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山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峰:象征自然的伟大与雄浑。
  2. 炊烟:体现生活的温暖与人情。
  3.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4. 嫩风微雨:象征春天的温柔与细腻。
  5. 松花:象征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炊烟”指的是什么?
    A. 烤烟
    B. 做饭时的烟
    C. 冒烟的火焰

  2. “云峰叠叠”中“叠叠”是形容什么?
    A. 人的层次
    B. 山的重叠
    C. 书的叠放

  3. 诗中的“嫩风”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春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柔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春日山行》和王维的《山中杂诗》均描绘了山中春天的景色,但吴端的诗更注重生活气息的渗透,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室中屏去长物戏作 谢演师送梅 杂书幽居事五首 其一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 其三 道院杂兴 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 晨起 自警 雨中夕食戏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便衣 正适 口角风情 高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放僻邪侈 青黄不交 出陈 愆乏 哑子吃黄连 麻字旁的字 郢中白雪 走之旁的字 包含稠的词语有哪些 莺声燕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