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9:48
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
作者:万锦雯 〔清代〕
鹃血层层染瓣,猩红点点凝芽。
窥香蛱蝶错疑花。绕遍曲阑欲下。
晓起最怜著露,晚来尤爱笼霞。
挽将春色到山家。不怕西风吹谢。
全诗翻译:
这一首诗描绘了窗前红叶的美丽景象,仿佛是用鹃血般的色彩染红了花瓣,点缀着初生的嫩芽。花香引得蝴蝶错以为是花,围绕着曲阑不停盘旋,似乎要飞下去。清晨时分,最是怜惜那露水,傍晚更爱那笼罩在霞光中的景致。希望把春天的色彩带到山中的家,不怕西风将这些美丽的红叶吹落。
作者介绍:
万锦雯,清代女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良好教育,擅长诗词。她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创作于秋冬之际,窗前的红叶勾起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慨,反映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窗前的红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通过“鹃血层层染瓣”,诗人将红叶的色彩与鲜艳的杜鹃花相提并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的绚丽。诗中反复出现的“爱”,如“晓起最怜著露,晚来尤爱笼霞”,不仅表达了对清晨露水的珍视,也传达了对傍晚霞光的喜爱,这种对时光的珍惜与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情。
诗的后半部分,“挽将春色到山家”,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春的色彩与生机带到自己的山居之地,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宿感。最后一句“不怕西风吹谢”,更是突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洒脱态度,纵使红叶凋零,也不惧怕,这种心境让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红叶为主线,表达了对秋天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的作者是?
诗中“晓起最怜著露”中“怜”的意思是?
诗末“不怕西风吹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