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3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32:06
安期九转成,餐霞佩紫玉。
飞步凌大空,鸾笙响幽谷。
朝披翠羽衣,夕歌白云曲。
高台俯清泉,千秋馀踯躅。
逍遥物外人,焉为尘鞅束。
愿附骖螭驾,随君剖腩鹿。
安期已经完成了九次的炼丹,享用着霞光,佩戴着紫色的玉器。
他飞步跨越广阔的天空,鸾笙的乐声在幽静的山谷中回响。
早晨披上翠绿色的羽衣,傍晚唱着白云的曲调。
在高台上俯视清澈的泉水,千秋之后仍有踯躅花盛开。
逍遥自在的他超然物外,怎会被尘世的羁绊所束缚?
我愿意跟随您的骖螭驾车,陪伴您一起剖开鹿肉。
“安期生”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象征着长生不老和道教的修炼理想。古人常常以他为例来描绘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诗中的许多意象,如“飞步凌大空”、“鸾笙响幽谷”,均体现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欧必元,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追求个体自由和自然和谐的时期,诗人借助对安期生的描写,表达了对道教理想和逍遥生活的向往。
《鹤舒台是安期上升处》是欧必元以安期生为主题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意象独特。前两句通过描绘安期生的修炼过程,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运用“飞步凌大空”和“鸾笙响幽谷”来描绘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烦恼的超脱。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细腻,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逍遥物外人”一句,清晰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结尾的“愿附骖螭驾”,则是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追随理想中的境界,享受天人合一的生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远情怀,也隐含了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出道教文化中追求和谐与自然的核心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超脱尘世、向往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歌颂道教文化中的长生与和谐。诗人通过描绘安期生的境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尘世烦恼的逃避。
安期生是以什么著称的?
“飞步凌大空”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骖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