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6:20
作者: 黄溍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百里乡心海雁飞,
三年官况野鸥知。
儿童早已占归信,
弟子应能颂去思。
茅屋荒田春草草,
杏花深巷雨丝丝。
人生适意须行乐,
驷马高车恐未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杨山长即将归乡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百里之外的乡心如同海上的大雁飞翔,三年官场的经历让他对世事更加清楚。孩子们早已能占卜归信,学生们也应能吟颂思念之情。诗人描绘了春草茂盛的荒田和杏花深巷中细雨绵绵的景象,提醒人们在生命中要及时行乐,珍惜当下,人生短暂,骏马与华车也可能会失去时机。
作者介绍:
黄溍,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擅长诗词创作,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促的感慨。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送杨山长归钱塘》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深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意象与感情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百里乡心海雁飞”便以大雁的迁徙来象征乡愁,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接着以“三年官况野鸥知”引出对官场生活的认识,暗示了世事的无常与艰难。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茅屋、荒田、春草、杏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特别是细雨的描写,增添了几分柔情,给人以宁静的思考空间。
最后一句“人生适意须行乐,驷马高车恐未迟”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总结,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快乐,及时享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