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0:37
飞虫绕烛梦回迟,
荷叶齐鸣雨一池。
不为素纨犹在手,
定疑秋夜乍寒时。
飞虫在烛光下飞舞,梦境回旋得很慢。
荷叶上雨水击打,声响在一池水面回荡。
并非因为手中还有白纨(丝绸),
而是我怀疑秋夜忽然变得寒冷了。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反映,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对秋天和梦境的思考。
高启(生卒年不详),明代初期著名诗人,字季华,号阮亭,浙江人。他是"明初四大家"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此诗创作于高启的西园,夜晚的静谧与细雨的声响结合,激发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秋天气候变化的感受与内心的疑惑。
《夏夜宿西园酒醒闻雨》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飞虫绕烛”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夏夜场景。飞虫在烛光下翩翩起舞,恰似梦中的人,令作者感到梦境的迷离与回忆的迟缓。接着“荷叶齐鸣雨一池”的描写则将自然的声音引入,雨水敲打在荷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作者的内心世界。“不为素纨犹在手”说明虽然手中仍握有奢华的物品,但内心并不满足,反而感到一丝失落。“定疑秋夜乍寒时”则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寒冷秋夜的忧虑,暗示着对生命变化的敏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中蕴含深刻的哲思,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自省,呈现出高启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飞虫绕烛梦回迟: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飞虫在烛火周围飞舞,意象生动,暗示着作者对过去梦境的回忆和不舍。
荷叶齐鸣雨一池:通过“荷叶”和“雨”两个意象,体现了夏夜的静谧与雨声的清脆,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不为素纨犹在手:虽然作者手中有奢华的物品,但并不因此而开心,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对物质的思考。
定疑秋夜乍寒时:对天气变化的敏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象征着人生的变迁和对未来的忧虑。
全诗围绕夏夜的宁静与内心的动荡展开,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对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探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诗中提到的“素纨”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丝绸
B. 红色的丝绸
C. 绿色的布料
D. 黑色的丝绸
诗人对秋夜的感觉是怎样的?
A. 温暖
B. 寒冷
C. 舒适
D. 繁忙
诗中“飞虫绕烛”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