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9:54
处晦心常乐,安贫节愈坚。
遗书订无极,妙蕴发先天。
扬子惟存宅,龟蒙宜有田。
阨穷身至泯,遗子独青编。
即使在困境中,内心依然快乐;即使生活贫困,节操愈加坚定。
留下的遗书中没有极限,深邃的智慧从先天中显现。
扬子只剩下家宅,龟蒙应当有田地。
身处困境即将被遗忘,唯独留给子孙的是那本青色的编书。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道德观念。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挽储华谷四首》是卫宗武在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时所作,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挽储华谷四首》展现了诗人对困境与理想的深刻思考。首句“处晦心常乐”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内心快乐的决心,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接下来的“安贫节愈坚”则强调了在贫困中保持节操的重要性,展示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遗书订无极”一语,透露出诗人对智慧与思想的重视,认为真正的财富在于知识与智慧,而非物质的积累。通过“扬子惟存宅,龟蒙宜有田”,诗人向读者传达了对归宿与理想生活的向往,扬子江的意象象征着故乡,而龟蒙山则代表理想中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阨穷身至泯,遗子独青编”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即使身处困境,留下的文化与思想仍将传承下去。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节操的重要性,强调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的价值。诗人通过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反思,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处晦心常乐”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在快乐中生活
B. 在困境中保持快乐
C. 忍受痛苦
“阨穷身至泯”中的“阨穷”指的是什么?
A. 事业成功
B. 生活的困顿与贫穷
C. 家庭幸福
诗中提到的“青编”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文化和知识的传承
C. 个人名声
答案:1.B 2.B 3.B
卫宗武的《挽储华谷四首》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都展现了在困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卫宗武强调精神与文化的传承,而杜甫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