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2
逸气飘飘似欲仙,不论茅舍玉堂前。
众芳无此风神秀,十友推为行辈先。
佳实尚堪为世用,香名更喜有诗传。
萧萧白发差同色,也欲拈花上鬓边。
诗中描述了一种如同仙人般的逸气,盛开的梅花不论在简陋的茅屋前,还是在华丽的玉堂之前,都显得独特。其他花卉都难以与之相比,因此梅花在众多花中被朋友们推崇为首位。梅花的果实虽然可以供人使用,但更重要的是它的香气,能在诗中流传。诗人虽已白发苍苍,亦希望能在头上插上梅花,展现自己的风采。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梅花、竹子等自然题材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诗作是在春天梅花盛开之际写成,表达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符合宋代文人追求的气节和情操。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独特气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即以“逸气飘飘似欲仙”描绘梅花的非凡气质,仿佛超脱尘世。这种气质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独特。诗中提到“众芳无此风神秀”,显示梅花在百花中是多么的出众,正是对梅花特质的歌颂。
而在后半部分,诗人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同时也强调了它的实用性和文化价值,“佳实尚堪为世用,香名更喜有诗传”。这表明梅花不仅在自然界中拥有美丽的形象,更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一句“萧萧白发差同色,也欲拈花上鬓边”,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即使年华已逝,诗人依然渴望与梅花为伴,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逸气飘飘似欲仙”),对比(“茅舍玉堂”),以及对仗(“佳实尚堪为世用,香名更喜有诗传”)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认为梅花的气质如何?
A. 普通
B. 超凡脱俗
C. 平凡
诗中提到“众芳无此风神秀”,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梅花不美
B. 梅花更为出众
C. 所有花卉都一样
诗的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岁月无所谓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