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2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28:22
赋易水送人使燕
作者: 王恭〔明代〕
燕山北起高峨峨,
东流易水无停波。
北风萧萧筑声切,
昔人于此送荆轲。
图中匕首非良计,
堪叹燕丹无远器。
髑髅空死樊将军,
日莫秦兵满燕市。
往事空余易水寒,
白翎飞下地椒干。
经过此地对流水,
知尔踟蹰马上看。
燕山的北面高耸入云,
易水向东流淌着不停的波浪。
北风萧瑟,筑声尖锐,
昔日的英雄在这里送别荆轲。
图中的匕首并非良策,
令人惋惜燕丹没有远大的计划。
樊将军已然死去,骷髅空留,
如今秦兵满街,燕国堪忧。
往事只剩下易水的寒意,
白色的翎羽从天而降,落在地上像椒干。
经过这里对着流水,
我知道你在马上犹豫观望。
作者介绍: 王恭,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历史人物和情感,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时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对现实的深思。诗中提及的荆轲刺秦的典故,表达了对勇气与失败的感慨。
王恭的《赋易水送人使燕》是一首充满历史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燕山的高峻和易水的奔流,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悲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引入了荆轲的故事,通过北风的萧萧与筑声的切,衬托出送别时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诗中,王恭对燕丹的批评充满了无奈与惋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图中匕首非良计”一句,暗示着荆轲的决策并未能改变历史的轨迹,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中英雄壮志难酬的困境。樊将军的骷髅和满城秦兵的描写,更加深了诗中所传达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历史反思,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让人思考勇气与失败之间的关系。诗末的“知尔踟蹰马上看”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心,带有一种温情与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悲剧的惋惜。诗中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感和对友人的关切,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送别英雄是谁?
诗中的“匕首”象征什么?
诗中“往事空余易水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