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3:05
旌廉优召节,丐佚得临漳。
静退家庭旧,清芬滋味长。
病中知命见,力上赴冠章。
了了遗言善,虽亡实不亡。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辛宪若的追思和悼念。诗中提到他曾经受到优待和召唤,像是被赋予了荣耀的使命;而在病中,他对生命的理解愈加深刻,奋力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尽管人已离世,但他的遗言和德行却永存于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辛宪若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清廉和高尚的品德受到人们的尊敬。诗中提到的“遗言”可能指的是他在生前留下的教诲和思想。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来看,他的诗风典雅,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辛宪若去世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其的追思与悼念。辛宪若的清廉和高尚的品德在当时的社会中尤为珍贵,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歌来缅怀和赞美他的德行。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辛宪若的敬仰与追思。诗的开头提到“旌廉优召节”,强调了辛宪若的崇高品德和社会地位,展现他在生前受到的尊重与肯定。接着提到“静退家庭旧”,暗示他在安逸中保持清白的心态,体现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病中知命见,力上赴冠章”则表达了在生命的后期,辛宪若更明白自己的使命与追求,即使在疾病的折磨下,依然努力向上,争取更高的成就。这种坚韧的精神让人感动,也让人更加敬佩。
最后两句“了了遗言善,虽亡实不亡”则是诗歌的高潮,表达了即使辛宪若已去世,但他的思想与德行依然留存在世间,具有永久的价值。诗人在这里用“亡”和“不亡”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精神的传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辛宪若的追思,传达了高尚品德的永恒价值和对理想的追求。虽然生命有限,但精神和教诲却能超越生死,永远影响后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旌廉”是指什么?
A. 低下的品德
B. 高尚的品德
C. 一种花卉
D. 个人的财富
诗人对辛宪若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忽视
B. 讽刺
C. 敬仰
D. 嫉妒
“虽亡实不亡”这句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精神的永存
C. 名声的消逝
D. 个人的遗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徐元杰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品德与追求,而杜甫则在诗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但侧重点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