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21
代游西湖分韵得香字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永嘉有儒宗,学古源流长。
未施经国手,姑绾祠岳章。
岂惟礼秩重,正遣文教昌。
从游者谁子,秀异推荆杨。
潜君春秋学,三传可束藏。
君章湘中杰,况有今黄香。
君贤集董帷,幸甚同翶翔。
吾邦一何遇,石鼓分余光。
坐令士气振,闻者皆激昂。
今朝过封胡,三英璨琳琅。
乘兴访萧寺,草草罗酒浆。
吾侪亦纵臾,十驾随飞黄。
亢宗赖季子,未数颜道狂。
读礼不敢过,养晦须名扬。
旁观且袖手,代斲愧不臧。
聊补分韵篇,一笑薰风凉。
在永嘉地区,有一位儒家宗师,他的学问源远流长。虽然他没有施展治国之才,却在岳王庙里留下了名章。岂止是礼仪地位重要,更是文教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来游玩的都是哪家的子弟,才华横溢的有荆楚的杨氏。潜心学习春秋的君子,三传的经典可以收藏。君章在湘中出众,何况今天的黄香更是杰出。君贤与董帷相聚,真是幸事,宛如翅膀齐飞。我们的国家何其幸运,石鼓之声传达光辉。坐着让士气高涨,听者无不激昂。今早经过封胡,三英璀璨如琳琅。兴致勃勃地游访萧寺,简单地准备了酒和浆。我们也纵情片刻,十驾马车随意飞驰。亢宗靠着季子,未曾数过颜道的狂妄。读礼不敢过于张扬,隐忍待时需声名显赫。旁观而袖手旁观,代替斲切感到愧疚。聊作这分韵的诗篇,微微一笑伴着清风凉意。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在古诗词中颇具影响力,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其风格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此诗创作于游览西湖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弘扬及对当时士人的赞美,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教的重视,以及诗人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代游西湖分韵得香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对儒家文化深刻的反思和赞美。诗人以西湖为背景,巧妙地将游览与文化、历史相结合,既有游览的轻松愉悦,又有对文教兴盛的深思。开篇提到“永嘉有儒宗”,点明了诗的主题,强调了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黄香、董帷等,都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诗人通过他们的事迹来激励后人,强调了文教的昌盛对于国家兴旺的重要性。而“吾邦一何遇,石鼓分余光”则体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自豪。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自然的清新,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最后一句“一笑薰风凉”,则是对整个游玩过程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新的风和诗意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在意境与情感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永嘉有儒宗,学古源流长。
未施经国手,姑绾祠岳章。
岂惟礼秩重,正遣文教昌。
从游者谁子,秀异推荆杨。
潜君春秋学,三传可束藏。
君章湘中杰,况有今黄香。
君贤集董帷,幸甚同翶翔。
吾邦一何遇,石鼓分余光。
坐令士气振,闻者皆激昂。
今朝过封胡,三英璨琳琅。
乘兴访萧寺,草草罗酒浆。
吾侪亦纵臾,十驾随飞黄。
亢宗赖季子,未数颜道狂。
读礼不敢过,养晦须名扬。
旁观且袖手,代斲愧不臧。
聊补分韵篇,一笑薰风凉。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儒家文化的赞美与传承,强调文教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未来的美好期许。
廖行之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黄香”是指哪个时代的人物?
“石鼓分余光”中的“石鼓”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