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 其四 竹亭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 其四 竹亭》

时间: 2025-05-01 19:20:32

诗句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

别有一清风,请君参此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0:32

原文展示: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别有一清风,请君参此味。

白话文翻译:

春天也不过如此,冬天也是如此。另有一阵清风,请你来品味这其中的滋味。

注释:

  • 春亦只如是:春天的景象就是这样。
  • 冬亦只如是:冬天的情景也是这样。
  • 别有一清风:还有一种清新的风。
  • 请君参此味:请你来体会其中的滋味。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一种自然清新的体验,强调了自然界四季的变化中所蕴含的静谧和清新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隐居于南山,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春冬两季的描写,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春冬四季的自然风光,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中“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一句,表明了无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都在于自然规律的周而复始,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去感受自然的节奏和美好。接下来的“别有一清风”,则引入了一种新的意象,清风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清新,仿佛在邀请读者摒弃纷扰,去体味那份自然之美。这种对自然的敏锐感受,体现了杨万里作为田园诗人的独特视角,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亦只如是:春天的景象只不过如此,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统一感。
  2. 冬亦只如是: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冬天,强调了一种恒定的自然状态。
  3. 别有一清风:在这种恒常的自然中,清风是独特的存在,代表着心灵的清新与宁静。
  4. 请君参此味:邀请读者一同来品味这种清新之感,传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冬的对比,强调了四季的循环与变化。
  • 意象:清风作为意象,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 邀请语气:使用“请君”来拉近读者与诗歌的距离,增加亲切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命、希望。
  • :沉静、冥思。
  • 清风:心灵的清新,象征着清净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清风”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心灵的宁静
    • C. 世俗烦恼
    • D. 历史典故
  3. 诗歌中提到的四季变化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自然的规律
    • B. 诗人的烦恼
    • C. 人际关系
    • D. 诗人的身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 其四 竹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均描写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王维的诗中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样传达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两者在意境和主题上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示仆人邹坤 其一 三割股 其三 三割股 其二 三割股 其一 司马公南屏石壁大字歌 赠宋小茗 峡山寺 读唐人钱起诗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 文峰书院次韵 瑞州行台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使佯 信耗 比字旁的字 见贤思齐 铁柱 倒八字的字 爻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心腹爪牙 人才辈出 百马伐骥 戈字旁的字 拈酸吃醋 谢天谢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