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1:27
零血洒关山。撩乱春残。拾来珍重枕函间。闻道三年应化碧,好證心丹。花与泪同乾。何有朱颜。那堪重检认前欢。遗魄不随双桨渡,踯躅江干。
在关山之上,鲜血洒落,春天的余韵被撩动得一片混乱。我将珍贵的回忆小心翼翼放在枕边,听说经过三年修行应该能化作碧影,来证明我的心灵之丹。花与泪水一起干涸,脸上的红晕何处可寻?怎能再去重温往日的欢愉?我的灵魂无法随双桨渡过,踌躇于江边。
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这首诗写于春天的残留季节,诗人通过对杜鹃花的描写,抒发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浪淘沙 杜鹃花》以鲜明的意象和情感深邃的内涵吸引读者。开篇的“零血洒关山”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剧基调,鲜血的洒落不仅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创伤。春天的气息在诗中被打乱,诗人用“撩乱春残”来描绘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春天作为生命的象征,却由于过往的痛苦而显得无比苍白。
“拾来珍重枕函间”一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的珍惜与怀念,仿佛在追忆那些美好却又遥不可及的瞬间。接下来的“闻道三年应化碧”,则传达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虽然经历了三年的修炼,最终能否达到心灵的清澈与明净依然是个未知数。
后半部分的“花与泪同乾”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花朵的凋零与泪水的干涸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悲伤。“何有朱颜”则进一步强调了对青春的失落感,那种红润的面庞,似乎已不复存在。诗的结尾“踯躅江干”,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徘徊的无奈与孤独,无法随时间的流逝而释怀,深刻揭示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挣扎,是一首颇具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青春与美好的感慨。诗人在追忆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使得作品在情感上更加引人共鸣。
“零血洒关山”中的“零血”指的是什么?
A. 鲜血的流淌
B. 伤心的情感
C. 生命的结束
“撩乱春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春天的美好
B. 内心的纷乱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心丹”象征什么?
A. 身体的健康
B. 内心的真实与追求
C. 青春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