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6:57
东城桂三首
白居易
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全诗翻译:
东城是古吴都的所在,如今已成为樵夫和牧人的场所。在城下有一株桂树,遗憾的是它无法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因此我写下这三首绝句来悼念它。
这株桂树从天竺寺落下,根扎在阖闾城。
当年的桂花应该随南风落下,落到人间随便生长。
虽然被霜雪压倒多次却未死去,荆棘丛生却想要将它埋没。
我长久忧虑落在樵人手中,卖作苏州的一捆柴。
遥知天上的桂花孤独,试问嫦娥是否需要?
月宫幸好有闲田地,为什么不在中间种两株?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厚的社会关怀著称。白居易的诗作多涉及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东城桂三首》创作于白居易晚期,深受当时社会变迁的影响。古吴都的衰落与城市的变迁令诗人感到惋惜,桂树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株生长在东城的桂树,表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的深切眷恋和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对桂树的描写不仅仅是对一棵植物的记忆,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桂树的孤独与无奈,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处境与心境。诗的开头提到古吴都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同时,诗中有着浓厚的抒情成分,通过对桂花孤独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渴望和追求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以嫦娥为引,巧妙地将人间与天上相联系,创造出一种浪漫而又惆怅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桂树的孤独,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对自然美的渴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城桂树原本生长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指?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东城桂三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孤独与衰败的感慨,而后者则强调了个人的洒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