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4:39
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
作者: 耿玉真 〔五代〕
玉京人去秋萧索,
画檐鹊起梧桐落。
欹枕悄无言,
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
甚处砧声急。
眉黛远山攒,
芭蕉生暮寒。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萧条景象和内心的孤寂。玉京的那位人儿已经离去,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冷清,屋檐下的喜鹊飞起,梧桐树的叶子也纷纷飘落。躺在枕头上静静无言,月亮映着残梦显得圆满。背对着灯光,我默默流泪,远处传来急促的砧声。眉宇间的黛色如远山般聚拢,芭蕉树在傍晚的寒意中摇曳。
作者介绍:耿玉真,五代时期的女词人,以其深情细腻的词风而知名。她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秋季,正值离别的时节,诗人在独处时感受到的孤独和萧索,反映了对失去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首句“玉京人去秋萧索”就将离别的主题引入,表现出秋天的萧瑟与人心的凋零,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接下来的“画檐鹊起梧桐落”,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人情的冷暖,喜鹊的飞起与梧桐的落叶,暗示着离别的伤感。
全词通过“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表现了诗人对梦境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月亮的圆满和残梦的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后面的“背灯唯暗泣”,则通过黑暗中的泪水,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整首词在意象的交替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感悟,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情感共鸣。结尾的“芭蕉生暮寒”,则以寒意收尾,给整首词留下了一种忧伤而美丽的余韵,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与孤独,采用秋天的意象映射内心的情绪,折射出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京人去秋萧索”中的“玉京”指什么?
A. 一种花
B. 理想的境地
C. 秋天的景象
答案:B
诗中“鹊起”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离别
C. 纷争
答案:B
“背灯唯暗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诗词提供更深入的视角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