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入闽道中

《入闽道中》

时间: 2025-05-04 03:20:18

诗句

山中寂寞去程赊,莫惜频频到酒家。

行李萧然还不倍,担头颠倒插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18

原文展示:

山中寂寞去程赊,莫惜频频到酒家。
行李萧然还不倍,担头颠倒插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行走,感觉到寂寞而且旅途漫长,不妨多次到酒家小酌。
虽然行李显得简陋,却也不觉得多,担子上还摇摇晃晃地插着梅花。

注释:

  • 寂寞:孤独、冷清的感觉。
  • 程赊:旅途漫长、延缓的意思。
  • 莫惜:不要吝啬,尽管去做。
  • 频频:多次、反复。
  • 行李萧然:行李显得简单、冷清。
  • 不倍:不觉得多。
  • 担头:担子的顶部。
  • 颠倒:摇晃不定。
  • 梅花:在此指代梅花的枝条,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梅花”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象征着坚韧、高洁和迎寒而开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景山,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入闽道中》创作于作者游历福建的途中,反映了他在山中旅途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对酒家生活的依赖。此时的社会背景是南宋时期,诗人多以游历写景为主,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旅途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山中寂寞去程赊”直接点明了旅途的漫长与寂寞,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而“莫惜频频到酒家”则展示了诗人面对孤独时的积极态度,他选择了借助酒家来缓解内心的孤寂,这一选择不仅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接下来的“行李萧然还不倍”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简洁的行李象征着他对于繁杂生活的拒绝,而“担头颠倒插梅花”则以梅花的形象点缀,传达出一种高洁与坚韧的情感,暗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孤独旅途的深刻体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孤独时的无奈与自我调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中寂寞去程赊:在山中独自旅行,感到孤独,旅程似乎拉长了。
  • 莫惜频频到酒家:不要吝啬于多次光顾酒家,借此消遣。
  • 行李萧然还不倍:行李虽然简单,却不觉得负担沉重。
  • 担头颠倒插梅花:担子上摇摇晃晃地插着梅花,象征着一种轻松和优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寂寞”与“频频”,“行李”与“担头”等形成了对仗结构,增强了音韵美感。
  • 意象:梅花作为一个意象,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承载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旅程中,诗人通过酒家来调节情绪,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淡泊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孤独与旅途的艰辛。
  • 酒家:象征着人际交往和生活的乐趣。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雅,代表诗人内心追求的美好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中寂寞去程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寂寞
    C. 快乐

  2. 诗人在旅途中选择频繁到酒家,说明了他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拒绝
    B. 享受
    C. 忽视

  3. “行李萧然还不倍”中的“萧然”意味着什么?
    A. 丰富
    B. 简单
    C. 繁忙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生活的恬静与美丽。

诗词对比:

对比戴复古的《入闽道中》和王维的《鹿柴》,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山水意象中的不同表现。戴复古侧重于旅途中的孤独感受,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殢人娇 春阴 元日词其一·御阁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安昌侯 清平乐 采桑子 奉和圣製除夜 破阵子 喜迁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鸾舆凤驾 奰发 换帖 隹字旁的字 昭然在目 一览了然 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左顾右视 设心积虑 亠字旁的字 厕牏 工字旁的字 包含渫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渔人之利 远山黛 立字旁的字 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