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9:57
感寓三首
作者: 戴复古
谊利不同道,盛衰何用疑。
布衣甘寂寞,纨袴自矜持。
勿谓人为巧,待观天定时。
铜山或饿死,富贵五羊皮。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和道义并不相同,因此对于荣华与衰落没有必要疑惑。身处平民生活的人甘愿寂寞,而那些身穿华贵衣服的人则自我炫耀。不要以为人都是聪明的,还是要等着看天意如何安排。即使在铜山上也可能有人饿死,而富贵人家可能只是在享受奢华的生活。
戴复古,字惟达,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仕途多坎坷,生活清贫,以其诗词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批判,风格简练,常以哲理性为主题。
这首诗反映了戴复古在面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境遇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情冷暖、荣华富贵的思考,并对世态炎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感寓三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与人性本质。诗中通过对比“布衣”和“纨袴”,揭示了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心理状态。布衣代表了普通人的无奈与寂寞,而纨袴则象征了那些自我炫耀的富贵人。戴复古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被利益和道义所左右,盛衰无常是人生常态,这种宿命感贯穿全诗。
此外,诗中的“勿谓人为巧,待观天定时”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感慨,似乎在说,无论人们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仍需看天命。最后的“铜山或饿死,富贵五羊皮”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不公平,富贵与贫穷的对比让人感到无奈,这种对比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人性上的。
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情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值得反复品味。
整首诗探讨了人性、命运与社会的不公平。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人情冷暖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对命运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布衣”指的是:
A. 富贵人
B. 普通百姓
C. 官员
填空题:诗中提到“勿谓人为巧,待观__定时”。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性及命运的思考。 (对/错)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对社会现象时的态度与情感的差异,丰富了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