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其三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0:20:06

诗句

谁识能歌旧散声,愁中听处尚分明。

玲珑酒罢休催去,月落江潮尚未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0:06

原文展示

谁识能歌旧散声,愁中听处尚分明。
玲珑酒罢休催去,月落江潮尚未平。

白话文翻译

谁能认出那曾经动人的歌声,愁苦中听到时仍然清晰可辨。
酒杯玲珑,饮罢后还是催我离去,月亮已经落下,江潮却尚未平静。

注释

  • 能歌:擅长唱歌。
  • 旧散声:旧日的歌声,表示曾经的美好回忆。
  • 愁中听处:在愁苦的心情中聆听的地方。
  • 玲珑酒:形容酒杯精致,暗示饮酒的优雅和情境。
  • 尚未平:江潮尚未平静,暗示内心的纷乱与不安。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江潮”与“月落”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明代诗人,字若愚,号季子,浙江人。他以豪放派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高启与旧日妓女李氏重逢之际,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既有对旧情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以“谁识能歌旧散声”引入,表达了对往昔歌声的依依不舍,仿佛那歌声依旧在耳边回响,然而在愁苦中,回忆的声音却显得分外清晰。此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感情,既想留住那美好的记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情。

“玲珑酒罢休催去”一句中,酒的形象不仅代表着欢聚的时光,也暗示着与李氏的短暂交往。饮酒后,情感的浓烈与现实的迫使形成对比,令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月落江潮尚未平”则将时间与自然的流逝结合在一起,月亮的落下象征着光阴的流逝,而江潮的波动则反映了内心的不安和忧愁。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高启作品中常见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识能歌旧散声:询问谁能识得那曾经的歌声,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愁中听处尚分明:在愁苦中听到的声音依然清晰,表示对旧情的难以忘怀。
    • 玲珑酒罢休催去:酒饮罢后,意味着即将结束的聚会,带有催促之意。
    • 月落江潮尚未平:夜色渐晚,江水波涛未平,象征心境的动荡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月落与江潮象征着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情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意象分析

  • 歌声:象征着美好的记忆与往昔情感。
  • :象征着短暂的欢愉与情感的交融。
  • 月落: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江潮:象征内心的动荡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散声”指的是什么? a) 新的音乐
    b) 过去的歌声
    c) 风声

  2. “玲珑酒罢休催去”中“玲珑”指的是什么? a) 酒的颜色
    b) 酒杯的精致
    c) 酒的味道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 a) 月落江潮尚未平
    b) 谁识能歌旧散声
    c) 愁中听处尚分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高启的《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其三》更强调对过去感情的细腻回忆,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孤独与自我安慰的情感。两者虽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经典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寄高常侍(一作寄高三十五大夫) 田舍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解闷十二首 寄邛州崔录事 月三首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诸将五首 后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燮理阴阳 页字旁的字 炮火连天 低腰 纸开头的成语 长话短说 王正月 巾帼奇才 广字头的字 纨裦子弟 林焌 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昼夜兼程 七拉八扯 犬字旁的字 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