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1:37
甲辰送淮东黎漕趋朝二首
李曾伯
帘卷红楼拍手看,
星轺迅步上鵷鸾。
皇华节下留佳政,
玉笋班中作好官。
卿相致身时则易,
忠贤得路古来难。
端门待漏东风峭,
尚忆屯边铁甲寒。
将帘子卷起,在红楼中拍手观看,
星车迅速地驶向高空的鸾鸟。
在皇华节下留下了美好的政绩,
在玉笋班中做着好官。
当年卿相的职位容易得,
但忠诚与贤能的道路古往今来都难。
在端门等候,听着东风的寒意,
仍然记得屯边时的铁甲冰寒。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诗名流传,擅长描绘风景和抒发情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赴淮东任职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现实政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朝政的关注和对忠贤难得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生动地描绘了繁华的场景,帘卷红楼,拍手观赏,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象征着成功与喜悦。接下来通过“星轺迅步”和“皇华节”引出对官场的期待,意味着诗人对友人仕途的美好祝愿。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对政治的思考,提出“卿相致身时则易,忠贤得路古来难”,这两句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忠诚和贤能的人却往往难以被重用,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悲悯。
最后,诗人在“端门待漏东风峭”中表现了等待的情绪,并回忆起屯边的艰辛,暗示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对政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以送别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对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忠诚、贤能的赞美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最终又回归到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富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卿相致身时则易”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红楼”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