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4:44
题谢昌国桂山堂
杨万里〔宋代〕
艮斋引袖出明光,
归卧西江一草堂。
种满山中浑是桂,
怪来月窟更无香。
九秋金粟供朝饭,
三径黄花并夕粮。
履上星辰冠上豸,
一时脱却濯沧浪。
在艮斋中我轻轻抬袖走出明亮的光线,
回到西江的草堂里安静地休息。
山中种满了桂花,
可我奇怪的是月亮的洞里却没有香气。
九秋的金黄谷物用作早饭,
三条小径的黄花则是晚餐的食材。
我踏着星辰,头戴着昆虫,
一时之间洗净了沧浪的污垢。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尤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是“江西诗派”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隐居于西江之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以诗寄情,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恬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诗的开头,作者从“艮斋”走出,象征着他从静谧的书房走向外部世界,与自然亲密接触。接着,他描绘了自己归卧在西江的草堂,给人以温馨与安逸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然而“月窟更无香”则暗示了一种奇怪的失落感,似乎在感叹即使身处美丽的自然中,也难以完全感受到其中的芬芳。接着,他用“九秋金粟”和“三径黄花”描绘了丰收的秋天,展现了丰盈的生活景象。
最后两句,诗人以“履上星辰冠上豸”来描绘他对自然的融入,象征着他与天地的和谐交融,而“脱却濯沧浪”则是对心灵的净化与洗礼,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清新而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艮斋”主要象征什么?
A. 动荡生活
B. 宁静的书房
C. 烦闷的城市生活
答案:B
“九秋金粟”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花朵
B. 秋天的谷物
C. 冬天的雪
答案:B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憧憬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杨万里的《题谢昌国桂山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但杨万里的诗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感受,而王维则通过简练的意象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