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10
老子江西有故林,万松围里桂花深。
忆曾风露飘寒粟,自领儿童拾落金。
割蜜旋将揉作饼,捣香须记不经砧。
一枝未觉秋光减,灯影相看万簌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桂花的赞美。诗人回忆起老家的树林,万松环绕下的桂花芬芳迷人。想起曾经在秋风露水中拾起落下的金色花瓣,自己的孩子也跟着一起玩耍。诗人提到采蜜后将其揉成蜜饼,捣香时也不经过砧板。眼前的桂花一枝依旧鲜艳,似乎还未感觉到秋光的减少,灯下相对,听着万树的沉沉花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晚号香涛,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回忆故乡时写的,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时代背景是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们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的深情回忆。开头两句以“老子江西有故林”引入,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诗人通过万松环绕下的桂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接下来,诗人借助“忆曾风露飘寒粟”的回忆,勾画出秋天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激发了他对童年无忧生活的怀念。
在诗中,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通过“割蜜旋将揉作饼”的描写,展现了农耕文化的传统与人们的智慧。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成果以及愉悦的生活体验。
最后两句“一枝未觉秋光减,灯影相看万簌沉”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尽管花朵依旧鲜艳,但时间的流逝却无形中让人感到秋意渐浓,生命的无常在此隐约浮现。诗人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高潮,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流逝岁月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桂花与乡村生活,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落金”是指什么?
诗人回忆的乡村生活中,哪一项活动不包括在内?
诗中“灯影相看万簌沉”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