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对雪用曾丈韵呈徐丈

《对雪用曾丈韵呈徐丈》

时间: 2025-05-04 03:18:31

诗句

鹤氅偏宜鹤发翁,戏挼筇杖与儿同。

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风。

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何向水如空。

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8:31

原文展示

鹤氅偏宜鹤发翁,戏挼筇杖与儿同。
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风。
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何向水如空。
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鹤发翁(白发老人)穿着鹤氅,悠闲地与儿子玩耍,手中拄着筇杖。窗外梅花的影子在窗前摇曳,春风轻拂柳树的小径。老人安然地在窗边入睡,水面如同空无一物,泛舟又能驶向哪里呢?春天的气息已经带来了新的诗篇,然而不必等到芦苇的灰烬落下。

注释

  • 鹤氅:一种长袍,通常用白色的羽毛做成,象征高洁。
  • 筇杖:一种竹杖,古时人们出游时常用。
  • 梅梢:梅花的枝头。
  • :指窗外映出的光影,象征美好。
  • 葭灰:芦苇的灰烬,象征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生态度,擅长描绘生活中的闲适情景。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日时节,作者在温暖的阳光下,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写下对生活的悠然自得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本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闲适时光的珍惜。诗的开头以“鹤氅偏宜鹤发翁”引入,展现了老人的高洁与宁静,接着描绘了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表现了温馨的家庭氛围。梅花的影子与春风的轻拂,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美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拥户且眠窗未晚”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提到“阳春便逐新诗到”,暗示着春天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复苏,还有心灵上的启迪与创作的灵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鹤氅偏宜鹤发翁:老人穿着象征高洁的鹤氅,体现其身份与气质。
    • 戏挼筇杖与儿同:表现了与儿子玩耍的乐趣,传递出亲情温暖。
    • 梅梢弄影半窗玉:梅花的影子在窗前摇曳,映出美好的意象。
    • 柳径吹绵三月风:春风拂过柳树的小径,营造出温暖的春日气息。
    • 拥户且眠窗未晚:即便天色未晚,老人依然享受安静的时光。
    • 泛舟何向水如空:水面如同空无一物,反映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
    • 阳春便逐新诗到:春天带来了新的灵感,寓意着生命的更新。
    • 不待葭灰落嶰筒:不必等待时间的流逝,享受当下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鹤氅象征高洁与超脱,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
    • 拟人:梅影与春风似乎在与人互动,增添了生活气息。
    • 对仗: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亲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鹤氅:象征高洁与优雅。
  • 梅梢:代表着春天与希望,梅花在严冬中绽放,寓意坚韧。
  • 柳径:春风拂过的柳树小径,象征生机与活力。
  • :象征人生的无常,反映内心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鹤氅”象征什么?

    • A. 冷漠
    • B. 高洁
    • C. 富贵
    • D. 无聊
  2. 诗人对儿子的态度是:

    • A. 冷漠
    • B. 疏远
    • C. 温暖
    • D. 忙碌
  3. “阳春便逐新诗到”中的“新诗”指的是什么?

    • A. 旧诗
    • B. 春天带来的灵感
    • C. 流行歌曲
    • D. 诗人的教诲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本诗同样描写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注重晨光与清晨的生机,而本诗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怀山居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苽时 步虚词 其七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悯谏 包含省的词语有哪些 昭懿 镸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一丁点 包含屩的词语有哪些 适心娱目 涤瑕蹈隙 轺旆 负芒披苇 风字旁的字 损之又损 巾字旁的字 半面之旧 臼中无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