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时间: 2025-07-31 20:48:13

诗句

莫怪诸滩水怒号,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稳送惊湍只一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48:13

原文展示: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莫怪诸滩水怒号,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稳送惊湍只一篙。

白话文翻译:

不要怪责这些滩水怒吼,下面的滩水可不像上面的滩水那么辛劳。
常年工作的小船夫不多有什么本领,只能稳稳地用一根桨送走惊涛骇浪。

注释:

  • 莫怪:不要怪责。
  • 诸滩:指多处的水滩。
  • 怒号:水流发出的怒吼声。
  • 下滩、上滩:分别指下游和上游的水滩。
  • 三老:指年老的船夫,通常是经验丰富但技艺有限的老者。
  • 稳送:稳稳地划送。
  • 惊湍:指湍急的水流。

典故解析:

“鸡鸣山”与“柯山”是诗中提到的地名,反映了作者的游历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景象描绘,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强调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杨万里通过对水滩景象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莫怪诸滩水怒号”,以一种引导的口吻,直接与读者对话,表现了水流的奔腾与激荡,而后用“下滩不似上滩劳”对比上下游的不同,既展现了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复杂。接下来,提到“长年三老”,不仅描绘了船夫的形象,更引发了对劳动艰辛的思考。最后一句“稳送惊湍只一篙”,则是对船夫技艺的谦逊表述,意在强调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怪诸滩水怒号:开头以一种劝解的语气,指出水流的愤怒声,不要因此而责怪。
  2. 下滩不似上滩劳:上下滩水流的不同,反映出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努力。
  3. 长年三老无多巧:描绘了船夫的形象,说明他们的技艺并不高超。
  4. 稳送惊湍只一篙:强调了船夫在面临浩荡水流时的无奈与对自然的顺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怒号。
  • 对仗:上下滩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拟人:将水流赋予“怒号”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水滩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滩: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奋斗。
  • 船夫:代表着劳动者的艰辛与对命运的妥协。
  • 惊湍:象征着生活中的挑战与波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在诗中提到的“下滩不似上滩劳”意指什么?

    • A. 下滩更辛劳
    • B. 上滩更辛劳
    • C. 二者无关
    • D. 两者相同
  2. “长年三老无多巧”中的“三老”指的是?

    • A. 三位年轻人
    • B. 三位老船夫
    • C. 三位诗人
    • D. 三位渔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而杨万里的作品则更注重细腻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 喷雪泉 落花 刘仙严 临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长韵答刘寺簿 吏隐堂 哭赵公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鲐鰃鱼 包含荫的成语 包含返的成语 半三不四 币帛 老子长孙 通时达变 凿结尾的成语 同生死,共患难 先字旁的字 焚燎 癶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泗川 东观续史 一概而论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