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时间: 2025-05-10 07:11:25

诗句

师子窟中师子儿,逸群游玩海珠玑。

沩山呼索浑无窍,有理难伸穿得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25

原文展示:

师子窟中师子儿,逸群游玩海珠玑。
沩山呼索浑无窍,有理难伸穿得奇。

白话文翻译:

在师子窟中,师子幼崽自由自在地游玩,像海中的珍珠一样璀璨。
沩山的呼唤却让人感到毫无门径,想要探求其中的道理却难以领悟其奇妙。

注释:

  • 师子窟:意为“狮子洞”,是指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场所,象征着威猛与智慧。
  • 逸群:意为“超脱于群体”,形容师子儿独自自在。
  • 海珠玑:比喻珍贵的事物,象征美丽与稀有。
  • 沩山:指的是沩山(即沩山禅寺),是一个著名的禅宗圣地,代表着高深的禅理。
  • 呼索:指呼唤或询问。
  • 浑无窍:意为毫无头绪或门道。
  • 有理难伸:即使有道理也难以表达或理解。
  • 穿得奇:探索出奇妙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胜,宋代高僧,禅宗重要人物,致力于禅理的传播和实践。其作品多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深邃的哲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禅宗思想的关注。

创作背景:

《颂古二十四首》是释胜为表达对禅理的理解和体悟而创作的一组诗作。此时期,禅宗在宋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诗人借用古代典故和自然景象,表达对灵性和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颂古二十四首》中的这一首,描绘了师子窟中师子儿的悠然自得,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所提到的“逸群游玩”,展现出一种孤独而自由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在禅宗中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似乎在告诉我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是多么重要。与之对比的是“沩山呼索浑无窍”,诗人通过对沩山的描写,传达出寻求真理的艰难与无奈,仿佛在说即使有理可寻,若无悟性,便也难以接触到其本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诗人在“游玩”和“呼索”之间,展现了人生的不同状态,以及对于真理的不同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师子窟中师子儿:描述了在一个特定空间中的活动,暗示一种独特的环境。
  2. 逸群游玩海珠玑:将师子儿的状态与珍贵的海珠相提并论,强调其自由和独特。
  3. 沩山呼索浑无窍:引入另一个重要场景,反映出对真理追求的困惑。
  4. 有理难伸穿得奇:表达了对深奥道理的探求,却发现难以理解和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珠玑”比喻珍贵的智慧,突显了师子儿的独特性。
  • 对比:通过“逸群”和“呼索”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状态下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师子儿的描写,表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真理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启示人们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师子窟:象征着智慧和力量。
  • 师子儿:代表着年轻、活泼与自由的灵魂。
  • 海珠玑:象征着生命中的珍贵与美好。
  • 沩山:代表着深邃的禅理与难以理解的真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师子儿在何处游玩?

    • A. 海中
    • B. 师子窟
    • C. 山中
    • D. 森林中
  2. “沩山呼索”意指什么?

    • A. 寻找真理的困难
    • B. 快乐的日子
    • C. 自由的生活
    • D. 人与自然的和谐
  3. 诗中提到的“海珠玑”象征什么?

    • A. 普通
    • B. 珍贵的事物
    • C. 失落
    • D. 不重要的东西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释胜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内心的自由与对真理的探索,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两者都在不同的层面上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禅宗文化与诗歌的结合》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三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二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花朝溪上有感昔游 其二 花朝溪上有感昔游 其一 木兰花慢 断桥残雪 夜行船 浪淘沙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 风入松(为谢省齐赋林壑清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诇的词语有哪些 童颠 不值一笑 另有企图 斩荆披棘 墒沟 迁乔出谷 彑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倚闾之思 三撇旁的字 乍会 包含泐的词语有哪些 隆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一刀两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