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5 13: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35:14
宜簟宜席,资民之食。邑之攸名,实维伊昔。
这儿的席子和垫子都很合适,为百姓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这个地方的名字,实际上是延续了古老的传统。
卢祥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隽永著称,常常关注民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善于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
“莞草”系列诗作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百姓安宁生活的期盼。
这首诗简短却寓意深远,展现了卢祥对民生的关注。开篇的“宜簟宜席”不仅描绘了宜人的生活环境,更传达了对民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个和谐的社会景象,仿佛在提醒我们,理想的社区生活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福祉。
紧接着的“资民之食”进一步强调了对百姓生活条件的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深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对民生的关注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但卢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炼的语言,使得这份关怀显得格外真切。
最后一句“邑之攸名,实维伊昔”则将诗的意境推向更高的层面,既是对地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诗人在这里不仅在描绘眼前的美好,更在追溯千年的文化根源,展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与热爱,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全诗旨在展现对民生的关心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传达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诗人以简单的生活细节反映出深刻的社会观察,体现了人文关怀。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画面,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中提到的“宜簟宜席”主要表达了什么?
“资民之食”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邑之攸名”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