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游宫

《夜游宫》

时间: 2025-05-01 06:09:08

诗句

泪眼偎人强敛。

鲛绡上、尚馀斑点。

别后何愁不相见。

只愁伊,被旁人,施暗箭。

致得心肠转。

教令得、神魂撩乱。

那更日疏又日远。

恁时节,想难为,看我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09:08

原文展示

泪眼偎人强敛。鲛绡上尚馀斑点。别后何愁不相见。只愁伊,被旁人,施暗箭。致得心肠转。教令得神魂撩乱。那更日疏又日远。恁时节,想难为,看我面。

白话文翻译

泪眼朦胧中,我努力抑制住自己的情感。鲛绡上尚留有泪痕。分别之后,何必担心不再相见?只怕她被他人暗中伤害,心里更是难以承受。这样的情形使我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神魂也随之飘荡不定。日子一天天过去,彼此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在这样的时节,想必很难再看到我那张面容了。

注释

  1. 泪眼:形容眼中含泪,流露出悲伤的神情。
  2. 偎人:依靠在他人身边,表现出依恋之情。
  3. 鲛绡:一种轻柔的丝织物,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媚和细腻。
  4. 斑点:指泪水留下的痕迹。
  5. 暗箭:比喻暗中加害的手段,形容他人对自己的伤害。
  6. 心肠转:心情变得复杂、纠结。
  7. 神魂撩乱:心神不宁,情绪纷乱。
  8. 恁时节:在这样的时节,指的是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泽民,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夜游宫》创作于作者经历离别之际,内心充满对爱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以及人们在感情中的脆弱与无奈。

诗歌鉴赏

《夜游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在离别后仍然难以释怀的爱恋。诗中“泪眼偎人强敛”的开头,便传达出一种强烈的依恋和无奈之情。作者以“鲛绡上尚馀斑点”形象地描绘了泪水留下的痕迹,这不仅是对曾经甜蜜时光的怀念,更是对即将逝去的爱情的感伤。

随着诗的推进,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未来的忧虑,特别是“只愁伊,被旁人,施暗箭”,表现了对爱人遭受他人伤害的深切担忧。此处的“暗箭”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情感中的脆弱与不安,传达了对爱情的保护欲。

最后,“那更日疏又日远”,在时间的推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愈加遥远,情感愈加难以捉摸。在这样的季节,思念愈发难忍,心中的情感交织成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令人感到无奈与心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对失去的惋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泪眼偎人强敛:泪水模糊的眼睛依靠在他人身上,努力抑制自己的情感。
  2. 鲛绡上尚馀斑点:鲛绡上留下的泪痕,象征着对过去的留恋。
  3. 别后何愁不相见:分别之后不必担心再也见不到。
  4. 只愁伊,被旁人,施暗箭:唯独担心她被他人暗中伤害。
  5. 致得心肠转:因此我的心情变得复杂。
  6. 教令得神魂撩乱:使得我的情绪变得不安。
  7. 那更日疏又日远:随着时间推移,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8. 恁时节,想难为,看我面:在这样的时节,想必很难再见到我。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泪水比作斑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痛苦与怀念。
  2. 拟人:情感被赋予生命,表现出心灵的挣扎与不安。
  3. 对仗:例如“日疏又日远”,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展开,表现了离别后那种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爱情中所经历的苦乐交织,反映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泪眼:象征着悲伤与思念。
  2. 鲛绡:象征柔情与美好,也暗示着易逝。
  3. 暗箭:象征着他人的伤害和爱情中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眼”用来形容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安宁
  2. “鲛绡”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
    • C. 伤痛
    • D.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暗箭”主要指什么?

    • A. 明面上的攻击
    • B. 暗中伤害
    • C. 无意的失误
    • D. 朋友之间的玩笑

答案

  1. B. 悲伤
  2. B. 美好
  3. B. 暗中伤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对比杨泽民的《夜游宫》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出对离别的思念,但杨泽民更加强调对他人伤害的忧虑,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感伤。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泽民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台城路 乙酉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越八日姚柽甫丈约云阁与余往南河泡看荷花各得词一首时余将出都矣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台城路 冬夜寄绚华、抱珠两妹 台城路·戊辰九日赋秋阴,寄怀旧都同社 台城路·题蒋盥庐师庾岭探香图 台城路 题谢椒石观察小苏潭词后 台城路 蔡哲夫以徐江庵画梅赠徐子为,子为筑清芬馆以张之,书来索题 台城路·梅 台城路 台城路 当湖喜晤张今涪别去以词见寄依韵奉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丰屋蔀家 秾福 坏植散群 石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包含寂的词语有哪些 鸡鹿塞 包含桩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海岸炮 丿字旁的字 包含驾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眉舒目展 世儒 庄庄 阴刻乐祸 包含河的成语 包含侮的词语有哪些 使愚使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