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39
渐雨回春,风清夏,垂柳凉生芳屋。
馀花犹满地,引蜂游蝶戏,慢飞轻触。
院宇深沈,帘栊寂静,苍玉时敲疏竹。
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
但双去并来,漫索幽恨,枕单衾独。
仙郎去又速。料今在何许停双毂。
任梦想频登台榭,遍倚阑干,水云千里空流目。
纤遇又鱼客,难尽写别来心曲。
媚容幸倾城国。今日何事,还又难分麰菽。
寸心天上可烛。
细雨渐渐消融了春天的寒意,清风送来了夏天的气息,垂柳在凉爽的空气中摇曳着,芳香的屋子里弥漫着花香。
地上还残留着花瓣,引得蜜蜂和蝴蝶嬉戏,缓缓飞舞轻轻触碰。
庭院深沉,窗帘静谧,苍翠的玉竹偶尔被风敲打发出清脆的声响。
雕梁上新来的燕子,恣意地呢喃着,似乎我们曾经相识。
但是两人相聚又分开,心中幽恨漫延,只能独自枕着单薄的被子。
仙郎匆匆离去,不知如今他停驻在何处。
任凭我的梦想频频登上台榭,倚靠着栏杆,眼前水云千里,空自流连。
细腻的相遇又似鱼客,难以尽诉我别来时的心曲。
你的美貌幸而倾国倾城,今天又为何事,竟然难以分开米和麦。
寸心可在天上点燃。
杨泽民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因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的情感。
《大酺》创作于杨泽民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多重困扰之际。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人离去的无奈与孤独。
《大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夏交替的细腻观察,以及在此背景下的个人情感纠葛。诗中“渐雨回春”描绘了春天渐渐回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恬淡的氛围。而接下来的描写中,柳树、花瓣、蜜蜂和蝴蝶相互交织,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夏日画面,仿佛在唤起过去美好的回忆。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歌的基调逐渐转向幽怨。作者通过“但双去并来,漫索幽恨”表达了对爱人离去的失落与思念,枕单衾独的孤寂感更加凸显。诗的结尾“寸心天上可烛”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祝福,尽管相隔千里,心中仍然希望能点燃思念之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缅怀,也有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切体悟。
整首诗以春夏交替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爱人离去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大酺》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仙郎”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