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2:25
渔歌子
屈大均 〔明代〕
素馨红,素馨绿。
素馨红绿看难足。
穿茉莉,贯芙蓉,
持作玲珑花屋。
旖旄香,宜新浴,
荔枝膏滑惭非玉。
捐麝片,屏笺沉,
怕乱冰肌真馥。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色彩斑斓的花朵,如素馨花的红色和绿色,令人目不暇接。用茉莉花和芙蓉花编织成精致的花屋,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尤其是在刚洗过澡后,荔枝的甘甜和滑腻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如玉般的洁白。诗人还提到用麝香片来装饰,屏风上沉重的香气,生怕会干扰那冰清玉洁的真实芬芳。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花朵和香气的描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和生活雅趣的追求,常见于明清文人的诗词中,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向往。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8—1642),明代诗人,字宗悫,号太和,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家。屈大均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风光和生活细节为题材,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在明代,文人文化盛行,诗词成为表达情感与审美的重要方式。屈大均的创作受时代影响,注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渔歌子》通过生动的花卉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与生活情趣。诗中的“素馨红”与“素馨绿”交相辉映,不仅是对花色的欣赏,更是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捕捉。作者巧妙地将花与香气结合,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如同置身于花香四溢的花屋之中。
“穿茉莉,贯芙蓉”一句,展现了作者对花的精致构思,仿佛可以从中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轻柔的微风。接着提及“旖旄香”,让人联想到新沐浴后的清新,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感官体验。荔枝膏的比喻则暗示了生活的甜美与奢华,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
整首诗以花香和细腻的肌肤作比,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来令人感到愉悦与放松,宛如一曲悠扬的渔歌,轻轻地荡漾在心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素馨”指的是什么花?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新沐浴后的香气?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