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其七 寓居润州银山,慨然慕山居之乐,偶占数阕

《望江南 其七 寓居润州银山,慨然慕山居之乐,偶占数阕》

时间: 2025-05-03 22:13:34

诗句

山居好,入馔尽新鲜。

出水鲥鱼光灿灿,迸泥春笋嫩纤纤。

风味剧堪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34

诗词名称: 望江南 其七

作者: 汪之珩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居好,入馔尽新鲜。
出水鲥鱼光灿灿,
迸泥春笋嫩纤纤。
风味剧堪怜。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居住真好,
餐桌上的美食总是新鲜。
新鲜的鲥鱼从水中出水,光芒闪烁,
嫩嫩的春笋刚从泥土中冒出。
这些美味真让人怜惜。

注释:

  • 山居:指在山中居住,强调自然的生活方式。
  • 入馔:指食物上桌,进入餐桌。
  • 鲥鱼:一种鱼,肉质鲜嫩,通常在水中捕捞。
  • 迸泥春笋:春天新长出的笋,从泥土中冒出。
  • 风味:指食物的味道和风味。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较简短,但反映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惬意与对自然美食的珍惜。在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常常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之珩,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反映出一种恬淡而悠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汪之珩隐居润州银山时,正值春夏之交,山中自然景色和丰富的食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现出他对山居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开篇的“山居好”便直入主题,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食材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山中生活的丰富与新鲜感。鲥鱼和春笋都是春季特有的美味,诗人以此象征自然的馈赠,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感恩与赞美。“风味剧堪怜”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食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居好”:直接抒发了对山中生活的满足感。
    • “入馔尽新鲜”:强调山中生活的食物新鲜,给人带来味蕾上的享受。
    • “出水鲥鱼光灿灿”:描绘了新鲜鲥鱼的亮丽,激发食欲。
    • “迸泥春笋嫩纤纤”:春笋刚出土,象征着生命力与自然的馈赠。
    • “风味剧堪怜”:表达出对这种美味的珍惜与无奈,仿佛在怜惜那些短暂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水鲥鱼”和“迸泥春笋”,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光灿灿”形容鲥鱼,传达出其鲜美与诱人。
    • 拟人:春笋“嫩纤纤”,赋予了春笋生命的柔美和娇嫩。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既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意象分析:

  • 鲥鱼:象征着新鲜与丰收,代表春天的到来。
  • 春笋:象征生命的刚刚萌发,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山居: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向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 A. 不满
    • B. 满足
    • C. 忧虑
  2. “出水鲥鱼光灿灿”中的“光灿灿”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春笋
    • B. 鲥鱼
    • C. 山居
  3. 诗中提到的“嫩纤纤”指的是什么?

    • A. 鲥鱼
    • B. 春笋
    • C. 山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之乐。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汪之珩的“望江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汪之珩更加强调食物的丰富,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描绘隐逸生活的清贫与恬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汪之珩研究》
  • 《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 《古诗词欣赏与解读》

相关查询

月上海棠 哭采湘 月上海棠 月上海棠·应时宇宙行慈善 月上海棠•月照 月上海棠·题画美人 月上海棠 赋本题 月上海棠 月上海棠 月上海棠 谨次遁庵兄继玉清韵 月上海棠 其二 和答杨生彦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轻舟 脸红耳热 玄字旁的字 包含癖的词语有哪些 千头万序 猣教 猿臂之势 空谷幽兰 我生不辰 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包含缓的词语有哪些 古初 遗居 马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荦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