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25
昨日道袍破敝。
今朝便著新衣。
有人问我这因依。
且显同知厚惠。
又恐著他华丽。
弃之更不生疑。
道家蓑笠最相宜。
贫后安眠稳睡。
昨天我的道袍破旧不堪,
今天我便穿上了新衣。
有人问我这是为什么,
我只好显示出同知的厚恩。
又担心穿上华丽的衣服,
别人会对我产生疑虑。
道教的蓑衣和斗笠最为合适,
贫穷之后,我才能安稳地睡觉。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因其对道教的贡献而受到尊重。他的诗作多以道教文化为主题,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马钰的晚年,反映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道教生活的追求。在生活的贫困中,他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马钰的《西江月 长安运同惠道袍》以简单的语言传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诗中通过对旧衣破损与新衣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物质的淡然态度。他不在意外表的华丽,而是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安稳。
在第一句中,他自述衣衫破旧,表露出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而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他又迅速转为对新衣的描述,暗示着生活的变化与希望。有人对他的新衣表示好奇,他的回答显示出一种谦逊与感激,表明他并不追求奢华,而是珍惜身边的恩惠。
最后几句则回归到道教的简单与自然,强调了蓑笠的适宜,表现了他对道教生活的认同,反映出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牌《西江月》的韵律,使得内容更加和谐,表现了他对道教思想的高度认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展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袍”指的是?
A. 道教的服装
B. 农民的衣服
C. 武士的盔甲
诗人对新衣的态度是?
A. 非常重视
B. 淡然处之
C. 愤怒
诗中最后提到的“安眠”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内心的宁静
C. 繁华生活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